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康巴周末 | 化茧成蝶,康定的蜕变

图片

化茧成蝶,康定的蜕变
今年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5周年,在岁月的长河中,康定这座美丽的山城,也宛如一只茧中的蝶,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岁月的雕琢,从一个质朴无华的小城,逐渐蜕变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今天我仅从康定的河堤拦杆和城市绿化两个侧面谈谈她的蜕变。
图片有名的将军桥。杨燕/摄
过往的宁静与质朴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康定还保留着一份原始的宁静与落后的质朴。折多河与雅拉河,这两条穿城而过的河流,自由地流淌着,河道随弯就弯,有宽有窄,时缓时陡,展现出一种纯自然的野性之美。城市核心区虽有零星的河堤,但其余大部分河岸都保持着自然的状态。那时的康定,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市民们沿着河岸可随地随意下河取水洗衣,孩子们则在河边的柏杨树下嬉戏玩水,在水洼里捉“丁丁鱼”逮小蝌蚪,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自然的灵动。
康定的私家花园和单位庭院的绿化美化在当时算是同档次城市里水平不错的。北三巷的秦家、李家花园,西小的小树林,军分区、五二医院、地质队的庭院绿化,南无、金刚两寺的花坛等等,都美轮美奂,为康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然而,城市的公共绿化水平却极低,只有零星的一些行道树,如下桥到州展览馆横街上的梧桐树,北门居民点前、北门外的雅拉河边的白杨树和其它零星的柳树、杨树,构成了公共绿化的全部。南门居民点路口至今仍郁郁葱葱的大杨树,便是那个年代行道树留存下来仍能看见的一棵,现在还演变成耳熟能详的地名“南门大树子”。
那时的康定,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繁复的装饰,却有着一种质朴的美,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宁静,同时也充分的表现出发展的落后。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感受着自然的恩赐,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也忍受着很多不便。
风雨中的坚守与重生
然而,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康定也迎来了它的风雨岁月。进入上世纪7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防洪排涝、市民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康定开始了大规模的河堤建设。人们用原始的钢钎、二锤从折多山、东关外采来花岗岩条石,在沿河两岸砌筑了坚实的河堤,并对核心区原有的零散河堤进行了彻底新建。随着河堤的成型,栏杆成了必不可少的安全设施,于是,康定第一代河堤栏杆面世了。这种栏杆虽然相对简单低质,但却承载着康定人对安全的渴望,也见证了康定城市建设的起步。
图片穿城而过的折多河。杨燕/摄
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康定。1995年6月15日、7月7日,康定连续两次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整个县城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沿河两岸被狂暴的洪水冲刷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陪伴整整一代康定人的栏杆也不复存在。面对这场灾难,康定人并没有被击垮,而是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了灾后重建工作。
从1995年底开始到1998年,康定重建基本完成,城市档次大幅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在重建过程中,城市绿化成为重要工作。1998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认真研究街道绿化方案及树种选择。为了改变康定城无绿化的形象,使康定更美,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县建委在调查中发现州医院有一株樱花树长势良好,于是大胆提出了栽植樱花树的方案。这个方案获得了批准,于是在西大街县政府至州群艺馆进行了试栽。为了保险起见,还采用了樱花和柏树间隔栽植的办法。结果第二年樱花树长势很好,大获成功,柏树却长势缓慢。第三年、第四年又用樱花替代了柏树,形成了樱花一条街的景观,开创了康定城规模绿化的先河。

图片新城樱花盛开。 杨燕/摄

樱花树的栽植成功,打破了康定海拔高、地势狭窄无法进行绿化的约束,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维。于是,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成为人们的共识。本世纪初,随着新城建设的开展,试种培育了大量适合康定生长的花草树木,香樟、塔柏、银杏、菊花、海棠、腊梅等生机勃勃。近十年来,康定倾力打造绿化景观,以阿里布果步游道为代表的城市小花坛、街道花箱、桥头花园、建筑吊花等星罗棋布,康定完成了从栽植行道树到全面城市绿化、美化的飞跃发展。
蜕变后的璀璨与辉煌
如今的康定,已然完成了它的蜕变,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河堤栏杆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1995年洪灾后,第二代河堤栏杆亮相康定,它以现浇的披着藏红色外套的钢筋混凝土“凹”形墩为主体,配以穿同样外套的金属栏杆,造型朴实厚重,颇具地方特色。1997年又设置了跨河金属灯架,康定第一次有了“光彩工程”。这代栏杆带着特殊的使命,屹立在沿河两岸,妆点着灾后康定,护卫着市民安全,陪伴康定市民10余年。
进入本世纪,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名城康定的形象、档次亟待提升。在众多的方案设想中,河堤栏杆的改造升级成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众多的构思、建议各有所长,难以取舍。就在这时,县上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到芦山、宝兴考察石材产业及商讨建设金(汤)宝(兴)公路相关事宜,在宝兴城区看到了刻有当地特有动植物图案的汉白玉河堤栏杆,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冲击着考察组成员的头脑。结合康定孔玉丰富的汉白玉矿藏,一个新颖、大胆、切合实际的方案日臻成熟,逐步完善。就地取材、请人加工、现场安装,在构件的不同部位装饰极具地方特色的图案,这样第三代汉白玉装配式栏杆诞生了,并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步延伸安装,目前全城安装已超过万米以上。加之在栏杆内外安装的各种景观光源,康定的汉白玉栏杆光彩照人,璀璨夺目,令人流连忘返。它以自己精巧的身姿,雍容的仪态,清雅的个性陪伴我们近20年,还将继续装扮城市风景……

图片雪后情歌城。唐闯/摄

如今的康定,樱花在城内已普遍栽植,在阿里布果、新城甚至折多山上也看到樱花树,成为康定一景。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康定的樱花盛开,繁花似锦,引来无数市民和游客观赏,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美丽的樱花照片更是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各地。樱花已成为康定一张骄傲的旅游名片,柳翠花红、莺歌燕舞、红男绿女、歌舞升平的康定已是名符其实的高原明珠。
康定的蜕变,不仅仅是外在的华丽,更是内在的升华。它从一个质朴无华的小城,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岁月的雕琢,最终化茧成蝶,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如今的康定,既有现代化的便利与繁华,又保留着自然的宁静与质朴。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欣赏它的美丽,感受它的魅力。

作者:荆林刚

编辑:杨雪

校对:黄星洁

责编:刘睿娟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