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质量强链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棋’,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在市场监管总局今天召开的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实施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
王秋苹介绍,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型显示等领域的重点产业链,部署实施了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通过打通技术堵点、填补基础空白、锻造检测利器,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链发展和安全的“卡脖子”共性质量问题,补齐了一批产业链做大做强急需的质量基础设施短板,研制了一批支撑产业链做优做精的计量、检测相关方法和设备,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比如,去年以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布中国首个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1.0,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质量认证体系空白,让国产芯片企业有了自主可控的“通关指南”。同时,建立了彩色光刻胶性能测试方法,解决了国产彩色光刻胶验证公认度不高、导入周期过长的问题,推动新型显示用偏光片不良率下降60%,促进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超50%,让“中国屏”真正实现了“强芯亮屏”。
王秋苹指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强化央地联动、区域互动、部门协同,以质量基础设施的“强筋健骨”,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未来产业“破土而出”,全面助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