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承办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正式揭晓,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下文简称“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教授领衔,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成果“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荣耀入选,这是该成果继登榜《自然(Nature)》年度十大人物、《科学(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细胞(Cell)》年度最佳论文以及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4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4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之后,再次获得业内外的高度赞誉。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被称作“不死的癌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世界上5%—8%的人口。多年来,红斑狼疮、硬皮病、炎性肌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是全球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传统免疫抑制药物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却难以阻止疾病进展,且常伴有严重副作用。自体CAR-T疗法虽初显疗效,但面临制备成本高昂、周期长以及部分患者制备失败等困境。
徐沪济教授团队创新性地使用健康供者来源的T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研制出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CAR-T疗法的局限,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大大简化了治疗流程,显著降低了治疗成本,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这不仅是对自身免疫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CAR-T细胞疗法在其他免疫疾病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推动CAR-T疗法从昂贵的“个人定制”变成质效更可控、安全性更高的医药产品从而降低治疗成本,为更多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曙光。
徐沪济教授领衔的这项临床试验(TyU19)是世界上首次报道使用供体细胞(而非患者自身细胞)来源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徐沪济教授团队开展临床试验,运用研制的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成功治疗了2例严重难治性硬皮病和1例炎性肌病患者。其中,首位罹患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炎的患者,治疗前全身瘫痪、生命垂危。经过徐沪济教授团队开展的临床试验,奇迹发生了,短短两三个月后,患者的身体机能显著恢复,如今已能够开车来医院随访,这一转变不仅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更是让他重燃生活的希望。
作为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创建者,徐沪济教授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专业造诣,带领团队在短短十年内,将一个从零起步的学科发展成为国内第一方阵的优势学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为我国风湿免疫病诊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徐沪济教授团队已将这一疗法推广至24名患者,研究范围涵盖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他表示,“我们有计划,也有决心让这一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希望未来能够让这种疗法覆盖到更多患者,包括那些患有轻度症状的人。”
记者 / 朱影影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朱影影
资料 / 长征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