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赏味远征:追赶春天的味道

图片
图片


春天是什么?是天文、气象的科学概念,是草绿花红、万物繁殖的物候变迁,是诗人笔下润如酥的雨、吹面不寒的风,也是人们唇齿之间最回味的——


                               春 菜!


图片

翠绿色的食材唤醒春天的味蕾   摄影/许志伟


春韭初次收割,尚带着清露,猛火宽油,翻炒出锅后仍是碧绿之色,辛辣而回甘;春笋在雨水节气后奋力生长,鲜嫩香甜,令人倾倒。香椿、荠菜、槐花、玫瑰、螺蛳、鳗鱼……在春天,可以食芽、啖花、品江海之新味,归根结底,吃的就是一个新鲜。


图片

新芽吐绿,万物萌发,春天到了   摄影/yimwow


这是一个万物萌发、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一个应当好好享受时令美食的季节。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餐厅”推出“风味季”活动,为大家品尝春天的不同面貌,提供了好选择。心动榜是抖音推出的覆盖40城、2000+商家的特色美食榜单,在这里,可以找到不只好吃、更令你心动的美好餐厅。


图片

粉色的春花是春日信笺


中国是世界上四季最分明、四季组合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北回归线以南的海滨都市深圳,到北纬40°附近的首都北京,一路远征近3000公里,跨越近20个纬度的土地,春天纵情奔跑,留下绚烂的色彩,也留下各地独特的春菜。


图片

时令春菜,令人垂涎


在抖音搜索“心动榜”获得完整的春日赏味攻略,和春天同步,在沿着纬度北进的春日远征中,享用各个城市春天的味道。找个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前去心动的餐厅和应季春日菜肴来一场浪漫邂逅。抿一口春茶,点几道春鲜,可能就是味蕾在一瞬间炸开的愉悦感,让你相信,春天真的来了。


01  深圳,木棉陪伴的春色


北纬22.5°,广东深圳。

这个中国最南端的一线城市,地处南海北岸的珠江口东侧,气候温暖,长夏无冬,是春天由南海登陆的跳板之一。


图片

木棉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春花


每年2月中下旬,当黄河以北的城市尚在等待冰河解冻时,北回归线以南的深圳,已经步入了气候学上的春天。猩红似火,标识着岭南之春的木棉,陆续进入花期。南国早樱,也用粉色的浪漫,招揽着人们前来赏春。SipUp西皮葡萄餐酒馆用甜品“樱花果”,封存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柔催发的一树春光。


图片

甜品樱花果,晶莹剔透,封存春光   摄影/江智毅


3月的惊蛰春雷,唤醒了季风的转换,东北季风在南海暖湿气流的强势冲击下,黯然退却。海洋与季风塑造了深圳的早春,也塑造了更多的新鲜。东南丘陵山地应时而动的山蔬,早已耐不住寂寞,登上了深圳taste'meta隐食花园的舞台,静待食客的垂青。长江以北需等到4月谷雨时节才短暂上市的香椿嫩芽,也在南风熏陶下早早醒来,激发出诱人的香味。


图片

香椿嫩芽醇厚的气味,令人唇齿生香


春日翠绿的鲜芦笋,点亮了O’eat餐厅春日菜单上的异国风情。深圳不仅早早进入了气象学的春天,也早早拥抱着经济发展的春意。从改革开放到大湾区建设,多元融合的深圳令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大洋彼岸的新移民,都能感受到海洋赋予春日的和煦温暖,都能享受到自己熟悉的春日味道。


图片

中西结合的春日菜单,格外丰盛  摄影/江智毅


宁波,山海共奏的春曲


北纬29.8°,浙江宁波。

当春天来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又造就了另一番光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宁波,东临东海,西接四明山与天台山余脉,是典型的“山海过渡带”。山海交错间,宁波的春意次第铺开。


图片

春天的东海藏着许多时鲜


宁波常年的入春时间是在3月9日,春季一般会持续72天。大海给予了宁波人别致的“开春第一鲜”,生长在海岸潮间带或岩石上的食用海藻——苔菜。春潮退潮后,人们纷纷下滩“捡绿”。宁波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区域之一,舟山群岛的屏障作用和杭州湾喇叭口地形,加剧了潮汐,也给苔菜的生长提供了广袤的空间。


图片

碧绿的海苔菜清洗晾晒后,是绝佳的春鲜  来源/稻处吃吃


潮间带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春日东海表层水温回升,台湾暖流春季北移,推动暖水团进入东海,与南下的黄海冷水团交汇,形成锋面,为洄游性鱼类提供了适宜生存、产卵的环境。阿毛饭店用苔菜的鲜香,为温暖洋流吸引来的黄鱼,换上春装。去骨后裹满苔菜面糊的黄鱼,炸得酥脆,墨绿中透着金黄,好吃又好看。


图片

宁波春日的餐桌上,汇聚了山海间各种时鲜  摄影/王宁


同样在东海春日温暖潮汐中完成繁殖的梭子蟹,母蟹体内含有大量蟹黄,别有一种鲜美的味道。宁波人在宋代“洗手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生腌蟹“十八斩”。鲜活的青蟹打开蟹盖,沿着蟹脚斩成八块,淋上酱汁,稍微冰镇一下即可食用。


图片

宁式十八斩是源自宋代的一种生腌梭子蟹  摄影/王宁


杭州湾南岸的油菜花田和四明山麓的高海拔茶园在春雨中,接力描绘着宁波平原丘陵的春色,阿毛饭店也把山与海的新鲜,一同送到食客面前。春笋、春芽满是春日土壤的馨香,苔菜、鲜鱼更添春日海潮的姿色,宁波的春天,就在山海间荡漾。


图片

渔山列岛是宁波象山县最东南的岛屿


上海,碧绿凝固的春味

北纬31.2°,上海。

镶嵌在长江三角洲平原的最前端,上海这座城市几乎被四面八方的水包围了:浩瀚的大海,无垠的太湖,南望杭州湾,北界是长江入海口。这里的春天婉约、细腻,在水汽氤氲中,悄悄来临。


图片

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标志着江南春天


据统计,21世纪以来,上海的入春时间多在3月13日以前,但天气极不稳定。来自太平洋的温暖季风和亚洲内陆的冬季风,在上海频繁交锋,堪称一场争夺春天的拉锯战。忽冷忽热,忽雨忽晴。直到4月中旬,温暖季风将冬季风彻底赶到长江以北,春天才算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图片

赏花看景,享受春光


绿,是上海菜场上春菜的标准色。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是上海嬢嬢菜篮子里必不可少的“春蔬三头”。还有碧绿的“草头”,其实就是黄花苜蓿的嫩芽,形似三叶草。沪上早春餐桌,少不了一碟口感清新的酒香草头。


图片

绿色春蔬是上海春菜的主角  摄影/王宁


提到草头,上海本帮菜“草头圈子”不得不提。圈子就是大肠,红烧圈子本是上个世纪初上海老正兴菜馆的拿手菜。圈子多油,未免腻口,有识者建议,用春日鲜嫩的草头做围边,调节味道。也不单单是草头,晓平饭店的豆苗圈子,同样红绿相间,惹人垂涎。鲜嫩与肥润的和谐统一,恰如沪上的冷暖交锋,最终迎来春天独有的舒坦。


图片

鱼虾豆苗,烧出一桌上海春景  摄影/王宁


吃地道的本帮菜,一定不能漏掉葱油蚕豆。鲜嫩碧绿的豆瓣在齿间被碎裂,留下淡淡清香。上海人说,“春吃豆,赛过肉”。春日上海市面上的蚕豆产地,因时序而不同:3月初,主要是福建蚕豆;4月,浙江蚕豆开始上市;到了5月,上海本地蚕豆和江苏蚕豆才姗姗来迟。蚕豆竟也承载了春天沿海岸线北上入沪的足迹。


图片

葱油蚕豆,赛过吃肉  摄影/王宁


北京,咬一口迟到的春日

北纬39.9°,北京。

春天过长江、渡黄河,又与西伯利亚高压在北京展开了新一场博弈。蒙古高原的沙尘,裹挟着冷空气一次次南下,塑造了北京春天的模样:晴天多,大风多,干燥,沙尘多。


图片

红墙、黄瓦、春花,好一派故宫春色


拥有着800年建都史的北京对于春天的定义,从立春的仪式感开始。立春当天要“咬春”。咬什么?明清宫廷里要吃生萝卜,而老百姓则吃春饼——用香润的饼皮,卷起葱丝、甜面酱和合菜,一口鲜香。


图片

豆芽、葱丝、甜面酱,春饼好搭档


北京气象学上的春天其实3月中下旬才正式开始,冰河解冻、小麦返青是典型物候。“春江水暖鸭先知”,北京的春天,北京鸭先知。400多年前,北京城东潮白河一带栖息着北京鸭的野生祖先小眼白鸭。经过长时间驯化饲养和选种培育后,北京鸭成为了世界上最优良的肉食鸭种之一。春日暖阳里得到充分“健身”的北京鸭,肉质鲜嫩紧致,成为小大董餐厅以非遗技艺制作烤鸭的最佳食材。


图片
图片

酥嫩的烤鸭,款待来吃春客人的味蕾  摄影/王宁


苏东坡诗中与鸭子一同先知春意的,还有河豚。如今它也出现在了北京宴的春日特供菜单上——“河豚花胶草头汤”。不要惊讶,随着物流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河豚已不再是江南独有的美味,全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就在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唐山曹妃甸。现在,人们已经无需为了春日鲜美“拼死吃河豚”,人工养殖和精细加工为安全吃河豚上了“双保险”。


图片

北京的春天,同样可以品尝到河豚的鲜美滋味  摄影/王宁


想吃到像河豚一样追随春天进京的各地春菜,还可以去杏花堂。上海春季常见的马兰头、鲜蚕豆,武汉、南京常吃的春菜芦蒿,山西大同的春日鲜粉……天南地北,原来春天的味道可以有如此多的表达。


图片

收割春菜,把春天味道带回家


深圳春宴的多元,宁波春鲜的惊艳,上海春蔬的精致,北京春菜的大气……都能在「抖音生活服务 心动榜餐厅 风味季」找到。


图片

青团,是很多地方清明的节气美食


餐厅是品尝美食的地方,也是认知非遗的好去处。用非遗美食,感知非遗节气,来一次小城非遗美食大赏,体会自然的时序的魅力。从深圳出发,日夜兼程,来到首都,又马不停蹄地奔往北疆。春天的远征脚步落在餐厅里,最终构成一幅“吃春地图”。

你想来尝一尝吗?


图片
图片

田间的蒲公英青翠欲滴,清新的口感是春季餐桌的好选择  摄影/李现俊



文字编辑| 瑜韵

图片编辑|冯亚楠

摄影|王宁 江智毅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