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9

3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萎缩性胃炎不要怕!中医防治了解下!

未标题-2.gif

萎缩性胃炎

微信截图_20250328141600.png

中医防治效果佳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许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其在进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被称为胃癌前病变


但胃癌前病变不是胃癌,大多数情况下,胃癌前病变不会发展为胃癌,仅有一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既要加以重视,也不可过度担心,在此阶段加强干预,是有机会阻断病情进展的。






审证求因,积极防治





图片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诱因,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使用黏膜损伤的药物,比如非甾体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应用保护胃黏膜及促进胃黏膜康复的药物。尤其应注意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要进行根除治疗。





中医特色,效果显著




图片


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因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调、瘀血阻络所致。首先是中医辨证中药汤剂治疗,例如临床常见的肝胃气滞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虚弱证用六君子汤加减,胃络瘀血证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等等。另外,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包括辨证取穴进行针灸埋线治疗,例如选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等穴以健脾通经,行气活血。像艾灸疗法非常适用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温中散寒、补虚固本;穴位贴敷治疗可健脾和胃、温经止痛;还有穴位拔罐、穴位注射以及中频药透等中医仪器治疗。这些中医特色疗法有助于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痛、胀满、嗳气、反酸、纳呆等症状。





日常防治,加强调护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保持日常规律饮食,戒烟忌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多食新鲜、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且饮食以低盐、清淡为主;避免进食粗糙、刺激性食物,如腌制、熏烤和油炸类食物。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同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以下中医日常保健法:

药食同源粥:

健脾和胃粥

原料:山药20克、芡实10克、谷芽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以上食材同煮为粥。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


图片

穴位按摩法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是日常调理脾胃最常用的穴位。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为除痰湿的要穴。

足三里穴、丰隆穴均采用点按或点揉的手法,1日2~3次,每次以3~5分钟为宜,按揉时以局部有 酸麻、胀痛感为度。


图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可能较为漫长,患者应保持耐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进一步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管理这一疾病,减缓其进展,以免发生严重演变。





本期专家



图片

李慧臻

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消化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图片


本期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慧臻

编辑:刘书怡

校对:刘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