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设计效果图。
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释放出广东大力推进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广东紧抓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发展机遇,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贡献文化力量。
拥抱产业变革
去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超2.5万亿
从空中俯瞰珠江之畔,南方智媒大厦、羊城创意产业园、星海艺术产业园、广州珠江钢琴产业园……一个个文化产业地标星罗棋布,酷狗音乐、荔枝、洋葱等一批优秀数字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新建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物理空间,促进新产业集群相互链接,为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赋予了更多期望与可能。
一块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正在沃肥。“媒体+产业”正是改革路径之一。未来,广东将汇聚更多新型文化业态,吸引一大批极具创新力的优质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在新闻事业和文化、科技产业交融中培育新的动力源。
一个“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落成。2024年,广东文化产业营收超2.5万亿元,游戏产业营收、数字出版产值、电影票房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一批批“竖起来的园区”,将吸引更多具有垂直优势和辐射能力的头部企业入驻,牵引带动相关业态升级,在“文化+数字”的舞台上闯出新天地。
一片“年轻态”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加快构筑。数字创意产业呼唤创新人才,也将为广大人才提供干事创业舞台。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以优秀企业、优质服务、优美环境招才引才。
一座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验室乘“数”而来。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的爆火表明,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潜力无限。近年来,舞剧《咏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英歌、醒狮等强势“出圈”。
依托“五大优势”
提前完成营收突破6200亿元目标
广东抢抓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机遇,有基础、有优势。
据省工信厅统计,广东省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在2023年就实现了营业收入6233.38亿元,提前完成2025年突破6200亿元的目标任务,近5年年均增速达10.37%,增加值增速为16.1%,数字出版、动漫、音乐、游戏分别占全国的1/5、1/3、1/4和4/5,成绩亮眼、势头正劲。
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凭什么能?
凭“湾”有引力的战略机遇。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景无限,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蓬勃发展,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平台、国家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密集布局,都为广东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凭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广州国家版本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文化新地标魅力绽放,《岭南文库》《岭南文化辞典》等文献典籍彰显底蕴,以“两端一云”建设牵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21年领先全国。
凭蓬勃兴旺的人气与市场。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经营主体1900多万户、企业830多万家,为发展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电影市场总票房超过52亿元,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数字创意产业潜力巨大。
凭雄厚澎湃的科创实力。2024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近8万家,广东超级创新生态和应用场景,为产业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凭对外开放的广阔格局。广东毗邻港澳,海陆空交通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联通内外,是外贸大省、出口大省。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规模分别突破1.3万亿元、7000亿元,是“文化出海”的重要窗口。
“五大优势”相辅相成,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底气十足、动力充沛。
实施“五项举措”
联手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模型
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继续拿出创意满满、诚意十足的举措。
完善政策支持合力。广东抢抓“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广东还将完善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统筹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资、省电影专资等专项资金”“办好‘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等活动和平台,让耐心资本加持好的创意、陪伴企业成长”……大会发布的系列政策支持,将更好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培育产业生态集群。园区周边的科韵路地段,11公里的路汇聚近150家规上游戏企业、年产值千亿元。广东将依托产业生态优势,高标准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园,吸引更多优质文化和科技企业,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深挖岭南文化富矿。广东将支持打造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推动文物古迹、典籍版本、非遗民俗等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建立岭南文化IP系统转化开发体系,让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相互赋能。同时,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文化大数据下沉一线、直抵基层。
广聚天下文化英才。广东将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东风,创新实施“广东特支计划”等人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吸引更多有文化、善创意、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粤工作。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广东文化单位、高校和互联网企业正在深入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模型,全省已有45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广东还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文化”行动,谋划一批“十五五”新的重大牵引性项目。
近期,海康威视、抖音集团、阿里影业等纷纷在广州成立新公司。企业用脚投票,投下对广东的信心,广东将不辜负这份信任,以真心实意的系列政策“组合拳”,再创人才和科创独角兽企业“孔雀东南飞”的新气象,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实现文化加“数”、向新加速。
亮点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赋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成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深化“传媒+产业”驱动,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是媒体融合与产业融合的新探索。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的技术底座,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更多新型文化业态的汇聚,将赋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媒体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里将建成“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批签约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十余家战略合作企业,集中在机器人研发、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它们普遍是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未来,这里将吸引更多具有垂直优势和辐射能力的头部企业入驻,带动业态升级,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这里将成为“年轻态”的人才汇聚高地。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致力于提供文化产业创投基金支持、政策信息咨询、税收减免引导、人才公寓供应等多元服务,用优秀企业、优质服务、优美环境招才引才,并办好人才公寓、创业工坊、演艺剧场,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新舞台。
这里将建立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验室。立足岭南大地、镌刻文化基因,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致力推动岭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智能化解析和产业化应用,为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添新活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李妹妍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