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华澳信托400万元罚单背后:真实风险数据成谜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日前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澳信托”)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00万元。另外,包括董事长吴瑞忠在内的3名高管被警告并罚款共计85万元。

这是继2021年7月,华澳信托因9项违规被开出566万元巨额罚单之后,华澳信托再一次被监管重罚。

随着上述罚单及监管检查意见的披露,华澳信托在公司内部治理、业务经营方面的乱象逐步显现。

连续两年自营资产不良率超50%

具体来看,此次罚单信息显示,华澳信托涉及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违规刚性兑付,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用印管理不规范、违规销毁用印记录及资料。

华澳信托董事长吴瑞忠同样因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并罚款50万元。此外,时任华澳信托总审计师解媛媛因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被警告并罚款20万元;时任华澳信托固有业务部总经理高学苹因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从上述罚单信息来看,“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这几项违法违规行为均指向华澳信托风险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华澳信托此类违规问题或由来已久。2021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针对华澳信托开出的沪银保监罚决字〔2021〕109号罚单显示:“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未足额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根据华澳信托2023年年报,2023 年4月,华澳信托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22年度的监管意见》(沪银保监办发〔2023〕81号),其中同样提及华澳信托在数据治理方面存在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华澳信托近几年自营资产不良率依然惊人。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华澳信托自营不良资产规模分别达9.32亿元、18.42亿元、48.38亿元和52.27亿元;自营资产不良率分别达7.72%、18.25%、54.42%、55.34%。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华澳信托营业收入分别为10.37亿元、8.28亿元、1.31亿元和6034.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3.26亿元、-9.67亿元和-4.31亿元。

与此同时,华澳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快速缩水。2020年至2023年,华澳信托的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842.28亿元、450.92亿元、295.49亿元和230.78亿元。

多重问题逐步浮现

官网介绍显示,华澳信托是由重庆融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融达科技”)和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财信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昆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9年迁址上海,更名为华澳信托。

从华澳信托股权结构来看,天眼查专业版显示,重庆融达科技持股占比50.01%,重庆财信集团持股占比49.99%,其中,重庆融达科技是重庆财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财信集团为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实控人为卢生举,集团成立于1997年,公司业务涉及六大经营板块,分别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与运营、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金融投资控股、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旗下地产板块——上市公司财信发展(000838.SZ)曾与龙湖集团(00960.HK)、*ST金科(000656.SZ)等被视为重庆本土房企“五虎”。

除了风险数据的真实性问题,随着监管罚单、监管检查意见的披露,华澳信托公司内部更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2021年7月,监管方面开出的沪银保监罚决字〔2021〕109号罚单列出了华澳信托未足额计提减值准备、违规承诺信托本金和收益、开展部分关联交易未逐笔向监管机构事前报告等9项违法违规事实,监管方面开出的处罚金额高达566万元。

沪银保监办发〔2023〕81号监管意见则对华澳信托在公司治理、股东行为、固有业务、风险管理、内控管理、数据治理等方面指出6类主要问题。

另外,华澳信托2022年年报还提到,2022 年5月,公司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度的监管意见》(沪银保监办发〔2022〕66号),文中对公司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固有业务风险、房地产业务风险、信托项目风险管理、内部管理等方面指出5类主要问题,并根据公司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监管意见。

与股东业务牵连颇深

细究华澳信托陷入违法、违规的根源,除了其自身治理问题,公司重仓地产业务,以及与股东之间的业务牵连或也是两大关键因素。

在房地产业务方面,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华澳信托的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领域的占比分别为24.54%、45.50%、40.66%、42.81%。

在房地产行业下行过程中,华澳信托已有多个地产类项目爆雷。华澳信托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信托业务方面存在7起以前年度发生于本报告年度内终结的诉讼事项。其中,华澳信托作为原告起诉的地产类公司包括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芜湖市宝能地产有限公司、扬州市宝能置业有限公司等。

与股东业务交集方面,据媒体报道,2021年,重庆财信集团相关公司就部分债权发布收益权转让,华澳信托为与投资者签订收益权回购协议,承诺无条件不可撤销地受让或指定第三方受让投资者持有的标的资产收益权。前述债权多为重庆财信集团对一些建筑装修类公司的债权收益权。

随后,重庆财信集团陷入财务困境,投资者转为起诉华澳信托要求履约,案件类型为债权转让纠纷。记者根据相关线索通过天眼查App查询发现,华澳信托仅牵涉此类债权转让纠纷案件就达7起之多。

此外,华澳信托2023年年报还提到,在固有业务方面,华澳信托作为原告,分别牵涉与浙江禹汇商贸有限公司、成都枫之林贸易有限公司、成都顺达丰商贸有限公司、吴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与上海夕筱贸易有限公司、天府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顺达丰商贸有限公司、吴某其他合同纠纷一案;以及与宁波豪程石化有限公司、万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顺达丰商贸有限公司、吴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涉及诉讼金额合计达7.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案件中牵涉的被诉人吴某即长安信托原幕后民营股东。据相关媒体报道,2023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向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淳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随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长安信托三家民营股东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提及三家民营股东存在一致行动及关联关系,背后的实控人为吴某。

巧合的是,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华澳信托股东重庆财信集团通过长安信托相关信托项目进行融资。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重庆财信集团作为融资方通过长安信托发行的长安宁—重庆财信集团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陷入逾期。

更为蹊跷的是:一方面,华澳信托固有资金提供给了长安信托原幕后民营股东;另一方面,华澳信托股东重庆财信集团通过长安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融资。

“这应该属于互投,即华澳信托给吴某的关联公司提供资金,长安信托给重庆财信集团的关联公司提供融资支持。”有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华澳信托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股东重庆财信集团和重庆融达科技所持公司100%股权被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共对应出资额 25亿元。

2024年9月,重庆融达科技被恒丰银行重庆渝北支行申请破产。今年2月,重庆财信集团也进入重整程序。

就此次400万元罚单所涉具体违规细节,以及公司两大股东面临破产重整情况下,华澳信托未来将何去何从等相关问题,记者曾致电致函华澳信托方面,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