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气象及环保部门预测的寒潮与沙尘于3月27日“如约”抵达了成都,相信看了“预警”的市民朋友已经做好了防护的准备。那么,是什么技术让这场“不速之客”早已被“锁定”?
近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为成都环保科研人员提供了“算力引擎”,使得本次预报中的复杂沙尘传输模型能够高效运行,并精准捕捉到这次沙尘的行进轨迹及影响程度,为政府决策和市民防护赢得了宝贵时间。
【精准监测 沙尘污染实时追踪】
沙尘于27日凌晨05时30分左右进入成都市高空,09时,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快速上升至152微克每立方米,为轻度污染;11时,PM10浓度攀升至276微克每立方米,为中度污染;15时,PM10浓度达360微克每立方米,为重度污染。
(成都市24小时PM10污染物浓度值,数据截至27日18时)
(激光雷达反演结果图显示,沙尘于27日凌晨5:30左右进入成都高空)
【影响范围 四川盆地大部受影响】
本次沙尘由于风速大、湿度低、无降水,对四川盆地影响范围较大,除川西高原因海拔较高未受到明显影响外,其余区域均受到沙尘影响,其中广元、绵阳、德阳、巴中、达州、南充等市(州)出现严重污染。
(四川空气质量实况图,数据截至27日18时)
据了解,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应急响应能力,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开源WRF-Chem模型为核心,通过高程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成分数据、下垫面类型数据等基础数据本地化、模型参数方案正交优化、地形风模拟订正等优化技术建立了自动化本地化沙尘数值预报系统——CDAQS-DUST。
(CDAQS-DUST系统3月27日PM10小时浓度分布预测结果)
该系统目前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可提供全国尺度未来5天15Km分辨率沙尘PM10、PM2.5浓度的数值预报产品。利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提供的海量算力和存储资源,科研人员对历史沙尘过程开展多情景模拟,分析不同输入数据和参数方案组合对沙尘过程的模拟效果,完成了沙尘过程的长期跟踪,实现预报效果的调优,提升了成都市沙尘数值预报能力。
目前,CDAQS-DUST是成都市业务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参考模型之一,在沙尘易发时段为成都市空气质量预报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