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7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5年第2号公告,涉及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
过去,消费者许多关于食品好坏的误解,都是源于一些营销的有意误导。新国标堵上了很多漏洞,下面就选一些与我们日常联系比较紧密的改动,说明白。
但为了更加通俗易懂,用词难免有不严谨的地方,详细具体的规定,大家可以到食品伙伴网免费下载查阅国标原文。
新国标规范了食品配料“无”“不含”“不添加”等使用要求。尤其对于食品添加剂,不能再使用“不含”“无”等用词。
比如酱油也不能再说“零添加”了,避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新国标明确规定,食品名字中如果有某个配料或成分,在配料表中要写出添加量。
比如叫“××黑松露饼干”,以后配料表中就要标出黑松露的使用量了。酸奶如果叫“红枣酸奶”,配料表中也要标出红枣成分的使用量。
食品外包装要写明具体什么时候过期,再也不用扒着手指头算啥时候保质期到期了。
保质期≥6个月或包装面积较小的(不大于20平方厘米),可以不写生产日期,只写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与国际接轨。
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在包装上添加“数字标签”。包装字太小?信息太多?看不清?消费者可以扫码查看标签信息了。
营养成分表由原来的5项,增加为7项。多出的两项是:饱和脂肪、糖。并且在营养成分表下方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群体对过量摄入油盐糖问题的重视。
为了让企业可以将已经生产的包装材料及时消耗掉,不至于造成浪费,以上标准有2年过渡期,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相信再过几个月,消费者就可以陆续买到新国标包装的食品了!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