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什·吉迪在2025年3月28日的芝加哥联合中心球馆,通过一记超远三分绝杀湖人,终结了湖人的连胜。
2.吉迪曾是雷霆队的弃子,但在公牛队获得了真正的掌控权,展现出巨星潜质。
3.由于吉迪的韧性,公牛队决定围绕他设计“动态进攻体系”,利用其传球天赋激活射手。
4.尽管吉迪的三分命中率仍未突破35%,防守端横移速度短板依旧存在,但公牛若想留住这位新领袖,一份5年1.8亿的合同或将成为必然选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28日,芝加哥联合中心球馆的计时器定格在最后3.1秒。
身着公牛球衣的约什·吉迪运球冲过半场,面对勒布朗·詹姆斯的飞扑封堵,他在中线附近扬手一抛——篮球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弧线,应声入网!
119比117,公牛绝杀湖人。吉迪振臂怒吼,全场沸腾。这一刻,他从“雷霆弃子”蜕变为“风城救世主”。
而这一记超远三分,不仅终结了湖人的连胜,也彻底改写了外界对这位澳洲天才的质疑。
约什·吉迪的篮球基因堪称完美。父母均为澳大利亚职业球员,父亲瓦里克曾是墨尔本老虎队名宿,母亲金则是女篮联赛的佼佼者。
自幼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吉迪的传球视野和比赛阅读能力远超同龄人。2017年,他加入NBA澳大利亚青训学院,成为该计划首位被NBA选中的球员。
2021年,他在NBL联赛以连续三双震惊球探,雷霆用6号签选中他时,甚至将他比作“现代魔术师约翰逊”。
新秀赛季,吉迪便以19岁之龄刷新NBA最年轻三双纪录,场均12.5分7.8篮板6.4助攻的成绩单让他入选最佳新秀二阵。
然而,隐患早已埋下:缺乏外线投射(三分命中率不足30%)和防守端的平庸,让他在雷霆的战术体系中逐渐边缘化。
2023-24赛季,雷霆以亚历山大为核心打造“青春风暴”,吉迪的球权被进一步压缩,季后赛中他场均仅8.7分,彻底沦为替补。
2023年11月,吉迪被曝与未成年少女发生关系,尽管指控因证据不足被撤销,但舆论将他贴上“渣男”标签。
客场球迷的嘘声、社交媒体的谩骂,让他的状态雪上加霜。
最终,雷霆在2024年休赛期将他交易至公牛,换来防守悍将卡鲁索。这笔交易被媒体称为“用潜力换即战力”的冷血决策。
亚历山大作为持球核心,需要搭档无球射手,而吉迪的持球组织与投射短板形成冲突。
雷霆主帅戴格诺特曾尝试让吉迪改打锋线甚至内线,但瘦弱的身体让他在防守端成为漏洞。
未成年风波虽未定罪,但雷霆作为小球市球队,对球员形象管理极为敏感。
吉迪的负面新闻可能影响球队商业价值,而卡鲁索的“3D属性”更符合争冠拼图的需求。
雷霆的崛起速度远超预期。2023-24赛季,他们以57胜登顶西部,霍姆格伦和杰伦·威廉姆斯的成长让管理层不愿等待吉迪的“不确定进化”。
然而,雷霆可能低估了吉迪的韧性。公牛随队记者指出:“吉迪的困境源于角色模糊,而非天赋不足。
在雷霆,他被迫成为亚历山大的副手;而在公牛,他获得了真正的掌控权。”
初到公牛的吉迪并未一帆风顺。2024-25赛季初期,他因三分命中率低迷(场均3.6次出手,命中率31%)和防守懈怠被诟病,甚至被曝向球队索要5年1.5亿顶薪遭拒。
但转机出现在全明星赛后——公牛交易拉文彻底重建,吉迪被赋予绝对核心地位。
全明星后,他场均轰下22.8分10.5篮板9.2助攻,真实命中率66%,率队11战9胜。
对阵湖人两战,他合计贡献40分24篮板28助攻,并以一记载入史册的绝杀宣告归来。
公牛主帅多诺万围绕吉迪设计“动态进攻体系”,利用其传球天赋激活科比·怀特和布泽利斯等射手。
吉迪的突破分球和挡拆策应成为公牛进攻发动机,其赛季场均助攻数(8.9次)高居联盟第四。
奥运会上接棒米尔斯担任澳大利亚队长后,吉迪的担当意识显著提升。
公牛更衣室内部人士透露:“他现在会在训练中主动指导年轻球员,这是从前看不到的。”
吉迪的逆袭仍伴随质疑,他的三分命中率仍未突破35%,防守端横移速度短板依旧存在。
公牛目前位列附加赛区,若吉迪无法在高端局证明自己,其“常规赛球星”标签恐难撕去。
但不可否认,22岁的吉迪已展现出巨星潜质。公牛若想留住这位新领袖,一份5年1.8亿的合同或将成为必然选择。
正如《体育画报》所言:“吉迪的故事是关于救赎的——他不仅拯救了自己的生涯,更拯救了公牛的重建计划。”
雷霆交易吉迪的决策,短期看是合理的阵容优化,长期则可能成为“放走MVP”的经典案例。
但对吉迪而言,离开俄城并非失败,而是命运的馈赠。在芝加哥,他挣脱了“魔术师接班人”的枷锁。
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从争议漩涡到绝杀英雄,约什·吉迪的篮球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