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郑岚、通讯员薛丹、杨帆、刘蔓妮)“母亲,您的遗愿我们做到了,您老安息。”3月25日,是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杜家坪村6组村民黄胜明母亲逝世第49天,清明将至,又是母亲去世“七七”,他难忍悲痛和母亲“对话”。
黄胜明家大门右侧斑驳的土墙上,仍醒目地张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不收礼金”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就是母亲的遗愿。
“那是母亲去世后,我们七姊妹商量后贴上去的。”黄胜明清楚地记得,母亲王孟香离世那天是蛇年正月初八。
“母亲感冒了两天没好,我们商量着第二天将她送到医院,没想到母亲当晚就离开了。”黄胜明事后回想,母亲当天可能已有预感,白天突然把几个孩子叫到跟前,提出她去世后不收礼金。
“她最怕给亲戚朋友添麻烦。同时还交代,丧事从简,也不愿给儿孙们增加负担。”黄胜明排行第五,七姊妹中就他和弟弟两个男丁,母亲多数时间跟着他和爱人一起生活。前几年,母亲摔伤后,腿脚不太方便。弟弟四年前从外省打工返乡,母亲就搬过去跟弟弟生活。母亲去世当天,从68岁的大姐到最小的妹妹,大家一致决定按照母亲的遗愿,不收礼金。
“说不收,他们是真不收。连我想表示下心意,他们都拒绝了。”黄成义是邻居又是亲戚,连他的礼都不收。
黄成义说,老人生前极为节俭,衣服够穿就绝不添置新衣。但她对左邻右舍却慷慨热心,家里有好吃的好喝的,总会惦记着给大家送一些。
斑驳的土屋墙面上,仍然张贴着写有“不收礼金”的白纸。
除了不收礼金,老人的丧礼也一切从简。白事宴都是家常菜,大家吃得饱也不浪费。
“去世后,子女一分礼金都不收,这在我们村还是第一个,值得学习。”村里52岁党员黄品感叹,老人生前死后,都是榜样。
老人不仅家风好,7个子女还都十分孝顺。几年前,老人摔了一跤后,行动不大方便,孩子们时常过去给她喂饭擦洗,服侍老人生活起居。
“黄胜明在附近的石材厂打工,她爱人偶尔到小溪塔打临工,说实话,他们家境不太好。但丧礼当天,120多个亲友前去,大家都想按习俗表示下,他们一分钱都没收。”杜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艳华说,村委会已号召村民向黄胜明家学习,让孝善和节俭的美德在山乡生根发芽,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