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下降、眼前“灰影”飘、看东西会变形/变暗……遇到这种情况,不少中老年朋友误以为是“老眼昏花”或是“得了白内障”,专家提醒,这极有可能意味着眼底黄斑病变的到来!
“黄斑是什么?眼睛里长斑了?”——这是很多人听到黄斑的第一反应,也是红姨(化名)第一次被诊断出黄斑裂孔的想法。大概6个月前,74岁的红姨左眼视力突然下降,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黄斑裂孔,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红姨和家人对手术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为此他们又接连去了好几家医院,想了解能否通过吃药或者滴眼药水等非手术治疗手段恢复视力,然而结果却一次次让他们落空。
黄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难治?据了解,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要归功于眼中一个重要的部位——视网膜。它如同照相机的底片,让景物在眼中成像,而底片上的中心聚焦点就是黄斑。可以说,黄斑是天生“C位”,也就不难想象,一旦黄斑部位出现了裂孔,会直接影响到视力。对于裂孔直径较大,且已影响视力的黄斑裂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红姨的女儿多年前曾经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做过近视矫正手术,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加上有亲戚是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也十分推荐该院,因此红姨最终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找到了知名眼底疑难眼病专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唐仕波教授寻求治疗,此时她左眼裸眼视力仅为0.15。
唐仕波教授在仔细检查红姨的眼部情况后,发现其左眼黄斑中心凹见一约1/3PD大小的裂孔,同时发现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符合手术指征,为挽救视力需行手术治疗。察觉出病人和家属对手术存在一定抵触后,唐仕波教授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黄斑的重要性、手术的目的以及不做手术的后果,并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问,从根源消除了他们的误解和担忧。
眼部OCT可见明显裂孔
红姨也被医生的关怀打动,和家人商量后最终同意手术。考虑到病人对手术的担心和焦虑,结合病人的眼部及身体条件,唐仕波教授提出黄斑裂孔手术和白内障手术一起进行,可以避免病人多次上手术台的心理压力。得知这一消息的红姨也非常高兴,同时也感激医生。
手术当天,唐仕波教授为红姨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细:首先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随后切除变性的玻璃体,解除玻璃体牵拉,促使黄斑裂孔闭合,以提高视力;并将黄斑区视网膜前的膜性增殖全部去除,之后剥除黄斑区内界膜,这一精细操作相当于在1/100的A4纸厚度上进行,一不小心可能会损伤黄斑区视网膜;术毕眼内填充气体辅助裂孔封闭。术中还要注意控制眼压波动,避免引发脉络膜上腔出血。得益于唐仕波教授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一复杂的手术完成得非常顺利,红姨也连连感叹,手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术后第9天红姨回医院复查,恢复情况良好,红姨自己也说能感觉一天天好转,生活也有盼头了,现在就等着左眼恢复好,尽快把右眼的白内障手术也做了!
视网膜平伏,裂孔处正在闭合
专家提醒,对于黄斑裂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通常,裂孔越小,预后效果越好;裂孔越大,术后恢复就相对要差。所以,出现视物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
通讯员林晓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