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5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江门开平举行。主场活动围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主题,为广大市民带来科学秀、民俗歌舞、趣味航模等多元表演,现场还开设了约110个展位,汇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防震减灾、消防安全、健康义诊、农技咨询等一系列送理论、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惠民服务,为市民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科普盛宴。
“悟空悟空,你跳个舞。”来自广东省科学院产业技术育成中心的张荣进凑近桌上的人形机器人低声说道。很快,接收到指令的机器人挥动双臂,自在舞动,引得周围的市民啧啧称奇。
从激光雕刻到3D打印,从能喷洒农药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到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VR体验,来自各领域的“黑科技”齐聚一堂,吸引了众多学生上前体验,不少展位前都排起长队。忠源纪念中学高一学生邓朝广对无人机、脑电波等高新科技很感兴趣,一来到会场,便直奔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展位,主动试戴脑机头环,直呼“既新奇又好玩”!
据该学院学生叶梓晴介绍,这次带来的脑机头环由学院李远清教授团队研发,通过采集佩戴者的前额脑电信号,实时分析其专注程度,输出专注力分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我们也希望借此浪潮,把更多人工智能科技产品带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到人工智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脑机接口不仅可以辅助人们提升专注力,还能帮助一些身体不便的老人驱动机械臂,为生活增添便利”。
在卫生健康服务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展位推出现场测血糖服务,更有专业医师“坐镇”,为市民们送上营养指导、专家咨询等多项服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表示,国家卫健委非常重视体重管理,“希望通过今天的宣传,让广大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科学运动,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3月26-28日,活动在开平市政府及相关乡镇等地举办了人工智能与政务创新讲座、数据科普公益大讲堂暨“产业面对面”活动、家禽养殖技术推广和安全用药及疫病防治指导培训讲座,科普阅读、食品安全等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
据悉,去年,广东省共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1300多场次,超过1万名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参与其中,受惠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各主办单位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创新丰富“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内容,推动“三下乡”向“常下乡”“常在乡”转变,为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