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8号宇航员比尔·安德斯曾说:“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月球,而最震撼的景象却是我们的地球。”
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一书中,罗伯特·普尔从阿波罗八号拍摄的著名照片“地出”展开,以历史学家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人类在第一次完整见识地球的全貌后,对地球、对自身产生的全新的领悟。作者打破传统,并非沿着时间顺序,陈述人类技术的发展史,而是在着重讲述“地出”照片之后,整个人类达成共识的一种全新的宇宙观:从38万公里的太空回望地球,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一切,都和人类息息相关;人类是渺小的,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人类的未来就在名叫地球的这颗行星上。怀着深深的人文关怀,作者在整本书中展现出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追求,以及在真正见证“地出”后,目光转回地球、保护地球的思维转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普尔,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航天时代的文化历史。他曾在基尔大学、知山大学和坎布里亚大学任职。此外,他还曾担任曼彻斯特大学利弗休姆高级访问研究员,并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成为该校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还曾是柏林自由大学弗里德里希-梅尼克研究所“群星中的未来”的研究员以及赫特福德大学历史学研究组的高级访问研究员。他的著作《地出》被认为是“新航空航天史”领域的关键著作之一。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在为本书写的“译者序”中写道:“2019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上月球五十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很多人都开始思考:为什么五十年过去了,人类太空探索的脚步却始终停留在距离地球表面仅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没有再向更远再迈出一步。……《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正是陈述这一事实,研究这个历史进程的好书。刚拍摄的地出照片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五十多年过去了,世易时移,我们再来研究它所带来的影响,一定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作者罗伯特·普尔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史研究者,本书是他在曼彻斯特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学者期间的主要成果。……正如本书所表述的,人类自20世纪中叶进入太空,特别是阿波罗计划的二十四位宇航员从远离地球的外太空带给人类的新视角(以地出照片为代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仅是象征人类走出地球的重要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人类在回望地球时对自身产生了新的认识,使人类在文化甚至哲学层面上产生了顿悟。自从哥白尼之后,尽管从太空中回望地球可以通过想象来实现,但是通过真实的、人类自己的双眼回望,必定会与想象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地出及其之后的一系列照片所带来的影响。本书所述的历史和思考,是人类的思考,但也仅仅是西方社会,甚至是英语文化圈内的思考。它确实代表了人类的思考,但也许并不是全部。中国正在实施我们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将再度代表人类,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上回望我们的蓝色家园。这代表着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以人类一员的身份,书写下新的历史。我们的登月航天员会想到什么,会如何表述中国人的思考,这必将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
记者:钱欢青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