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3月24日,乌克兰东北部重镇苏梅遭受俄军猛烈炮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愤怒地表示:“战争是俄罗斯带来的,那就该把战争推回俄罗斯。”
2.泽连斯基的强硬表态旨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与战斗意志,威慑俄罗斯,同时暗示西方国家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
3.然而,实现“战争回送”面临重重障碍,如乌克兰兵源问题、西方国家援助迟缓等。
4.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应加大斡旋力度,为俄乌双方创造有利的谈判环境,推动和平进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地时间 2025 年 3 月 24 日,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乌克兰东北部重镇苏梅遭受了俄军的猛烈炮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罕见地放下了惯常的外交辞令,愤怒地发表了一番极为直白的言论:“战争是俄罗斯带来的,那就该把战争推回俄罗斯。”
强硬表态背后的多重目的
泽连斯基的这一强硬表态,他在告诉乌克兰人民,会抗争到底,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与战斗意志,让民众相信乌克兰有能力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家的未来而战。
借此威慑俄罗斯,俄罗斯一直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在乌克兰达成战略目标,而泽连斯基的强硬回应打破了以往外交辞令的委婉与含蓄,以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方式表明乌克兰不会坐以待毙,不会轻易屈服于俄罗斯的压力。
在国际舆论场上,泽连斯基巧妙地将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继续塑造俄罗斯作为战争发起者的负面形象。
西方的援助对于乌克兰在战争中的持续抵抗至关重要。泽连斯基的表态或许是在暗示西方国家,如果不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战争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失控,甚至蔓延到其他地区,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秩序构成威胁。
泽连斯基在提醒西方,乌克兰的抵抗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整个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与安全体系。
这种暗示或许可以促使美国和欧洲国家重新评估对乌援助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提供军事装备、资金支持以及情报共享等,以避免乌克兰在战争中失利,从而维护西方在东欧地区的战略利益。
“战争回送”:战略还是口号?
泽连斯基 “把战争推回俄罗斯” 的表态虽然激昂,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重重难以跨越的障碍。
在兵力部署上,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军队规模和丰富的兵员储备。根据路透社2024年9月份的报道,俄罗斯的现役士兵已经超过150万人。
相比之下,乌克兰的人口基数较小,经过多年战争的消耗,兵源问题日益严峻。尽管乌克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强制征兵、下调征兵年龄等,但士兵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战争的需求。
此外,美国的对外政策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乌克兰的关注度和援助意愿已经发生了波动。
欧洲国家在对乌援助上也存在着分歧。一些东欧国家,如波兰、立陶宛等,由于与俄罗斯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对俄罗斯的威胁感受较为直接,因此积极支持对乌援助。
然而,一些西欧大国,在对乌援助问题上则更为谨慎。德国在能源领域对俄罗斯有着一定的依赖,尽管在俄乌冲突后,德国试图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这一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
德国担心过度援助乌克兰会进一步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影响到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
西方援助的迟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武器装备的交付到资金的到位,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
以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 “爱国者” 防空导弹系统为例,从宣布援助到实际交付,经历了数月的时间,这期间乌克兰军队在面对俄罗斯的空袭时,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西方援助迟缓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政治程序繁琐、军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以及对援助效果的担忧等。
冲突升级,和平路在何方?
俄乌冲突如今已陷入了一种僵持不下的可怕局面,双方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这场战争正逐渐演变成一场残酷的长期消耗战。
战争对两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乌克兰,2023年1月8日,乌克兰官方就声称,2022年乌克兰GDP暴跌30.4%,还有大量的乌克兰人民逃到欧洲。
然而直到现在,双方还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战略目标而战,很难在谈判桌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另一方面,外部势力的干预也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国际社会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大斡旋力度,为俄乌双方创造有利的谈判环境,推动和平进程的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让俄乌两国人民早日迎来和平的曙光。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泽连斯基:88万VS 60万2025-01-17
环球时报 :乌克兰称2022年GDP下降30%,“经济被彻底摧毁”2023年01月09日
环球时报:乌称苏梅市遭袭受伤人数升至106人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