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2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直播预告 | 小行星撞地球,我们能防住吗?

图片

杞人忧天,在古人听来好像是无事自扰。但对科学了解越多,就越会发现忧天其实是很有必要的。6500万年前的恐龙,就是毁于一颗直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不久前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一颗小行星“2024 YR4”有可能撞上地球,联合国发出了预警。

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在100米左右,它可能撞击地球的时间是2032年12月22日,撞击概率最高达到过3.1%。这个消息为什么最近冷下去了?其实是因为经过更多的数据收集和计算,它撞击地球的概率又下去了,到2025年2月25日降到了0.002%。

虽然我们又逃过一劫,但任何有远见的人肯定都会问:下次如果再有小行星袭来,我们该怎么办?
实际上,我有些朋友就是研究小行星防御的,堪称“地球神盾局”。他们有一整套的方法,来监测和防御小行星。首先是如何监测,用什么望远镜?如何发现威胁?然后是如何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是用核武器炸?用飞行器撞?还是用另一颗小行星去撞?最后是如果撞上了,还有什么应对的办法?这些都是非常令人神往的问题。
3月29日,袁岚峰将联合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邀请三位地球神盾局成员,深空探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执行院长黄方教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伟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明涛研究员,共同为大家解读小行星防御。人类存亡,在此一战!3月29日18:00 - 20:00,不见不散!
■ 直播主持人:
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协科普专业研究员。
■ 专家嘉宾
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深空探测实验室副主任,深空探测学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聚焦地球和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等重要问题。担任GCA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在金属稳定同位素方法和应用、地球宜居性、岩浆作用与成矿以及月球和小行星演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共发表论文290篇,其中Nature、PNAS、EPSL、GCA、Geology等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孙贤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16)、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3,第一完成人)。
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入选中科院和财政部“引进海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全职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人事部等6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曾任国际陨石学会陨石命名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行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天文大科学中心特聘骨干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兼行星化学领域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科学研究院深空探测实验室双聘研究员。
李明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骨干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青联委员。主要从事小行星防御与利用、航天器轨道优化设计研究。4次带领团队获得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冠军,提出了“以石击石”等创新任务概念,得到Nature、路透社等报道。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大院、中国科普博览等平台发表原创科普文章40余篇,科普作品入选中小学生考试题目,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相关科普节目录制,著有《调皮的小行星》。
可以在以下任一平台点击任一账号,收看直播:
百家号,@袁岚峰 ;
微博,@中科大胡不归 ;
视频号,@袁岚峰 @有请科代表 @中科院物理所 @一起来唠科 ;
腾讯新闻,@风云之声 ;
哔哩哔哩,@袁岚峰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
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袁岚峰 @中科院物理所 ;
知乎,@袁岚峰 ;
快手,@袁岚峰 ;
搜狐视频,@袁岚峰 ;
蔻享学术。

图片

■ 扩展阅读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