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魏国,可谓是如日中天。
因为邯郸一战的大胜,魏惠王变得越来越自我膨胀,并在商鞅怂恿下举办逢泽之会,试图称王。[2]却不想,同属“三晋”的韩国竟拒绝参会,公然藐视魏国的权威。[3]
为此,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大军前去攻打韩国的南梁(今河南汝州市西南)。[4]
面对强大的魏军,韩昭侯深感独力难支,被迫向齐国求援。在桂陵之战的功臣田忌劝谏下,齐威王决心先“坐山观虎斗”。[5]直到公元前342年2月,眼看韩人就要支撑不住,齐威王这才派出田忌与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人。[6]
这次出征,田忌与孙膑依然没有率军奔赴南梁,反倒是命齐军奔袭魏都大梁,摆出了直捣黄龙的架势。
眼见齐军即将袭击大梁,魏惠王反应迅速,立即派太子与庞涓率大军前往拦截。
这时,孙膑又提出以“疑兵计”来对付魏军:“‘三晋’将士向来勇猛彪悍,齐兵却以胆怯而闻名,所以他们都很轻视齐军。善于用兵的人,一定要利用这点。兵书上说,出征百里去逐利的,前锋主将要受挫;急行军五十里去争利的,只有一半的军队能赶到。请下令齐军在进入魏国后,起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起五万人的灶,第三天起三万人的灶。”
定下计谋后,齐军这才正式发兵。
可当齐军踏入魏国领土后,却突然转头往西、直奔南梁而去。
魏军见此,也紧追不舍,跟随齐军向西进发。在追击了三天后,庞涓发现齐军留下的灶台数越来越少,不禁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卒就逃亡超过一半了!”
于是,他舍弃步兵,率领精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赶齐军。却不想,当魏军追赶到马陵(今河南新郑东南的马陵岗)时,再次落入了田忌与孙膑设下的圈套,全军覆没![7]
马陵一战,齐军不但杀死了魏军主将庞涓,还擒获了魏国太子!
魏军在马陵大败的消息传出后,周边秦、赵等国趁火打劫,纷纷入侵魏国,[8]魏国瞬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为保住社稷,高傲的魏惠王终于彻底认输了,向齐国俯首称臣。
战胜了旧日的东周霸主,原本应是件举国欢腾的大好事。却不想,齐国的内部矛盾,也在此刻全面爆发了。
邹忌原本希望强大的魏军能挫败田忌,好借机除掉他。可有了孙膑这一军事参谋辅佐,田忌竟然两次大胜魏军,让邹忌的阴谋彻底破产。怎么办?难道只能坐视田忌来取代自己?
这时,公孙闬再次出动,替邹忌策划了另一场见不得人的阴谋。
公孙闬派下人携重金到集市上找人占卜,故意宣称:“我是田忌家人,如今我家主人屡战屡胜,声名震动天下;现在他想做一件大事,请问是否吉利?”等占卜的人一走,公孙闬就立刻派人逮捕了算命先生,并将此事报告了齐威王。
不明真相的齐威王大怒,立刻派人前往军中,准备抓捕田忌。[9]
还在前线的田忌、孙膑二人,也意识到朝中局势大变,孙膑故意问道:“将军还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吗?”
田忌心情十分沉重,反问道:“您认为该怎么办?”
孙膑大胆地建议:“将军不解甲杀回齐国,让那些疲惫老兵驻守主地[10]。主地是险隘,只能通一辆战车,疲弱之兵足以守住此地。然后,将军率大军背靠泰山,左涉济水,右越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将辎重运到高宛(今山东博兴西南),再派出精兵攻打雍门(齐都临淄西门)。如此一来,国君就可以安定,成侯邹忌必将出逃!否则,将军恐怕再也回不了齐国了!”孙膑这是在劝田忌动用武力来清君侧!
可是,如果按照孙膑之策行事,就形同造反。齐威王在国内威望极高,能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出身公族的田忌实在是不忍心走出这一步!不能造反,又不愿自投罗网送死,那田忌就只剩下一条路——逃亡。不得已,田忌只能偷偷地离开军队,逃亡楚国去了。[11]
虽然田忌逃亡,可隐忧依然存在:万一田忌借楚国之力攻打回来,岂不是齐国的更大祸患?
恰好此时,楚人杜赫来到了齐国。作为楚人,杜赫原本就乐意看到田齐内斗走向激化。杜赫深知邹忌对田忌仍然不放心,便向邹忌打下包票:“下臣恳请代您将田忌长久地留在楚国!”
回到楚国后,杜赫就劝楚王:“邹忌之所以不想与楚国交好,就是怕田忌借楚国之力回归齐国。大王不如将田忌封在长江以南,以示楚国不会放田忌回国。这样一来,邹忌必定会拿重礼来厚谢楚国。田忌原本逃亡在外,却能得到封赏,也会感激大王的恩德。将来他如果能再回到齐国,也一定会率齐国来亲近楚国。这就是利用邹忌、田忌二人矛盾为楚国谋利的方法!”
经历了吴起变法的楚国虽然已走出低谷,但由于“三晋”、田齐的先后崛起,在中原楚国一直都占不到什么大便宜。齐国内斗,正是楚人望眼欲穿的大好事。听了杜赫这番话,楚王二话不说,立即将田忌封到了江南一带。[12]此后,田忌就一直留在了楚国,直到齐威王去世都没能回到齐国。
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13]
刚继位的齐宣王知道田忌当年是被邹忌陷害,又从楚国召回了田忌。这时,田忌离开齐国已长达二十余年;虽然得到齐宣王重视,奈何此时田忌年岁已高,还能再为齐国征战沙场吗?
齐威王是田齐历史上最为开明的国君之一,以好贤用能闻名于天下。公元前333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猎,期间两人相互斗宝,齐威王将檀子、田盼、黔夫、种首等等大臣比作国宝,令魏惠王无比羞愧。[14]
然而,这么一位好贤用能的开明国君,在处理邹忌、田忌二人矛盾之时,仍然出现了重大失误——让一代名将田忌流落楚国,错过了为齐国建功立业的机会,岂不可惜?
[1] 古本《竹书纪年》
[2] 《战国策·秦策四》“或为六国说秦王”:“魏伐邯郸,因退而为逢泽之会,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
[3] 《韩非子·说林上》
[4] 古本《竹书纪年》
[5] 《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篇。
[6] 古本《竹书纪年》,按杨宽所述,魏、韩先在南梁开战,齐军正式出兵救援韩国时间应为公元前342年2月。
[7]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 《史记·秦本纪》、《史记·赵世家》
[9] 《战国策·齐策一》“成侯邹忌为齐相”篇。
[10] “主”或为“牟”之误,指弇【yǎn】中峪的莱芜出口处;弇中峪位于今山东淄博临淄区西南至莱芜之间
[11] 《战国策·齐策一》“田忌为齐将”篇,纪年及田齐世系按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12] 《战国策·齐策一》“田忌亡齐之楚”篇,纪年及田齐世系按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13]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纪年及田齐世系按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14]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