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烟”治理海报网络截图
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
“游烟”治理,控烟行动从室内到室外,上海已经进入“Next level”!
“室外不随处抽烟”,“吸烟请避开人群”。近期,上海对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又出手了!既不扼杀“吸烟”的权利,也不忽视“不吸二手烟”的权利。在外滩、武康路、豫园商城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上海多举措重点推进“游烟”治理,传递出城市对文明细节的重视与考量。
网红景区是“城市窗口”,游客们的游玩体验往往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城市形象与口碑。网红景区人流量大,“游烟”现象高发且问题突出,外地游客密集且社会关注度高。从目前的社会反响和治理效果来看,重点选择在网红景区等公共场所治理“游烟”,的确能够形成城市文明新风尚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需要全民素质和治理智慧的支撑。商户室内摆放“禁止吸烟”提示牌;街边志愿者劝阻吸烟行为;绘制吸烟地图,方便吸烟者寻找吸烟点……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你好心”。公共场所吸烟是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推进“游烟”治理,能进一步强化市民的公共意识。执行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市民多方协作,这种共治模式本身也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堵疏结合,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文明”,城市治理的精准化和法治化水平得以凸显,值得借鉴。
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还反映在对公共健康和权益保护的重视上。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120万人因二手烟死亡,二手烟是明确的健康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已明确将控烟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部分国际城市已将严格控烟作为文明标志。保障公众生命健康权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也是“以人为本”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文明进步往往通过改变习惯来实现。网红景区的游客中青年人居多,他们对健康、环保议题更关注也更敏感,且具备超强行动力。为能更透彻地落实“游烟”治理,需要通过青年人改变旧习来推动城市向前。
“游烟”不乱跑,意识需养成,文明风向标。上海以“游烟”治理为落脚点,通过“以小见大”的策略,展示城市价值观,既治理了空气污染、保障市民健康,又能够更高效地推动全社会文明习惯的养成。上海正在以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和格局践行着这样一个道理,文明不单是宏大的口号,更是对细节的重视和对每一位市民、游客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