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又出新地王了

图片

2025年,中国核心城市土地市场持续升温,北京、杭州、成都等地相继诞生“新地王”,好像又回到了“黄金年代”。

3月11日,招商蛇口经过130余轮激烈竞争,摘取成都单价地王——高新区桂溪街道地块3.17万/平米。16天后,这一记录就被建发房产以4.1万元/平米的金融城三期H10地块刷新了。

而3月25日,滨江集团创造杭州新地王,水电新村地块拍出7.74万元/平米。刚三天,杭州新地王就被建发房产8.8万元/平米的蒋村地块超越。

至此,杭州的最高楼面价已超过广州的75670元/平米、深圳的70387元/平米,位列全国第三。(前两位为上海16.23万元/平米、北京10.23万元/平米)


一、核心城市地王频现,楼面价刷新纪录

1 北京:海淀地块领跑,单价突破10万+

图片

海淀区树村地块于3月18日成交,该地块容积率仅1.5,定位高端改善,叠加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加持,引发房企激烈争夺。经过264轮竞价,中海地产以75.02亿元竞得,10.24万元/㎡楼面价,溢价率27.9%。

该地块打破北京土拍单价纪录,周边二手房如圆明天颂挂牌价已接近20万元/㎡,预计未来将拉高区域价格。

2 杭州:建发三天刷新地王,全国最高溢价

3月28日,杭州蒋村低密地块经过102轮报价,由建发以34.3亿元总价竞得,楼面价88029元/平米,溢价率115.39%,刷新了杭州最高的楼面价。

其背后是建发对杭州城市能级提升的长期看好,在2024年,建发销售额位居杭州TOP3。

3 成都:建发213轮鏖战,主城地价突破4万

图片

3月27日,成都金融城地块经200余轮竞拍,建发房产以楼面价4.1万元/㎡拿下,溢价率106%这是成都近半年内第三次打破单价地王纪录。

资深业内人高婷表示,眼看着成都房价从3万,4万,5万……要奔8万去了。

4、上海:2025年第三批次土拍落锤,共出让4宗地块

静安大宁地块由大华拿下,总价24.86亿、溢价率32.31%、楼板价9.27万/㎡,刷新了大宁地王;浦东北蔡地块被绿城拿下,总价29.16亿、溢价率40%、楼板价7.15万/㎡刷新了区域地王

闵行紫竹地块由象屿以66.79亿,溢价率18.97%竞得,青浦西岑地块由长三角投资集团以17.54亿底价拿下……上海一天收金138亿元。


二、地价新高背后的三大推手

1 政策宽松窗口期,房企补仓意愿强烈

2024年自然资源部优化“集中供地”政策,允许房企根据现金流自主调整拿地节奏。叠加“白名单”融资支持,央国企及优质民企资金压力缓解,核心城市优质地块成为“安全垫”。

2 城市分化加剧,一二线成避险选择

在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背景下,房企将80%以上资金投向22个集中供地城市。北上广深、杭州、成都等人口流入型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3 产品升级驱动,改善需求倒逼高地价 

当前楼市购房主力转向改善型客群,房企需通过高品质产品设计实现溢价。以北京海淀为例,在中海新地王之外,临近的海淀朱房村地块,华润与建发均拿出其看家本领,打造高端品质改善项目。


三、地王效应:房价、政策与市场预期的连锁反应

1 新房价格体系重构

新地王项目入市后,或将拉动周边房价上涨5%-10%。例如成都青羊区地王周边二手房挂牌价已出现日均500元的小幅跳涨。

2 地方政策松绑预期增强

地价攀升可能促使地方政府在限购、限价政策上适度松绑,如放宽购房资格、提高新房限价上限等,以平衡土地财政与市场预期。

3 行业洗牌加速

中小房企在高价地前望而却步,头部企业凭借资金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也有内部消息,国央企今年投资额要增长25%,其也成为了拿地主力军。


四、楼市风险仍然存在

近来的“地王潮”折射出房企对核心城市长期价值的笃定,但也需清醒认识到,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土地增值红利逐渐减弱。

尽管当前土地市场热度回升,但需警惕楼市风险,新地王大多聚焦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相对稀缺,周边有一二手房价倒挂,有一定溢价空间。

从全国楼市看,更多城市仍然难以去化,积压了大量库存。在“好房子”政策之下,有一大批存量房将更加难销售,成为滞重的长期库存。

未来,产品力、运营效率与现金流管理能力,将成为房企突围的关键。

对于购房者而言,地王频出或带来短期房价波动,但自住需求仍需回归居住属性,避免盲目追涨。

图片
九思营造品牌传播+营销咨询+文旅运营】实战专家
微信:momolu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