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小米和蔚来纷纷寻求融资,其中蔚来以闪电配售方式融资40亿港元,引发市场关注。
2.尽管市场环境不佳,但这些企业选择在此时融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然而,蔚来融资采取闪电配售方式,折价近10%,引发投资者担忧,导致港股股价暴跌超过7%。
4.小米虽然手握千亿现金,仍选择融资425亿港元,原因是看到了未来的风险,希望为造车业务和高端手机准备充足现金。
5.与之相反,小鹏汽车拒绝跟风融资,表示当前股价尚未到最佳时机,显示出对未来的股价和业绩信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7号晚上,蔚来突然来了个“闪电配售”,结果直接把投资者给吓坏了。但你仔细看看整个3月份,其实蔚来干这事儿一点都不孤单。比亚迪前脚刚融了435亿港元,小米后脚也默默搞了个425亿港元。
短短一个月,新能源圈的大佬们竟然轮番排队“伸手要钱”,这是巧合,还是早就偷偷打好了算盘?今天咱们就一起掰扯掰扯,这里面到底藏着几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万物生长的3月,也是增发的好时机?
你看,现在市场环境其实并不好,美联储还在加息,全球经济恢复又慢,资本市场也没彻底缓过劲来。
按理说,这时候融钱,投资者根本不买账。但比亚迪、小米、蔚来就像提前约好了似的,硬是扎堆儿赶在3月份融资。
为啥?道理很简单,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越来越卷,造车、造芯片、做高端产品,哪样儿不烧钱?
所以就算大环境差,这些大佬也得赶紧趁股价还撑得住,提前把钱拿到手,万一再拖下去,股价一跌,那融资成本可就高了去了。
第二个“想不到”:蔚来就融了40亿港元,竟然把投资者给吓坏了!
蔚来此次配股融资仅40亿港元,并不算大规模,相较于比亚迪和小米更显“低调”。
同时,目前蔚来港股股价也不在高位,甚至较此前高点有明显回落,理论上股价估值压力不大。
但为何投资者却对蔚来的融资反应如此剧烈?
原因很简单:蔚来的融资采取了“闪电配售”方式,折价近10%。这直接告诉市场:“我现在超级需要钱,甚至愿意低价卖股”,市场一看慌了:你是不是资金链有问题啊?
短短一天,蔚来港股暴跌超过7%,正是市场用脚投票的最好证明。
第三个“想不到”:小米手握千亿现金,为啥也着急融资?
大家都知道,小米从来都不差钱,财报一看账上都存着上千亿港元现金呢。但这回,小米还是非常主动地来了个“先旧后新”配股,圈了425亿港元回来。
这操作让不少人懵了,你手里这么多现金,还出来融资干嘛?
其实小米心里清楚得很,这不是因为现在差钱,而是看到了未来的风险。你想啊,小米造车刚刚启动,手机还得继续拼命冲高端,这两件大事,都是烧钱的主儿。
现在不赶紧先准备点“子弹”,万一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到时候可真未必能这么轻松融到钱。所以,小米这是在提前布局,准备好充足的现金,给自己留个更稳妥的后路。
第四个“想不到”:比亚迪搞了个全球汽车圈史诗级融资,背后的底气竟然是它的股价!
比亚迪此次融资435亿港元,创下近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股权融资之最。虽然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并不低,现金流压力也有所显现,但市场对其融资却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被称为“闪电融资”。
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比亚迪过去数年业绩高速增长,市值飙升后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前景被国际大行认可。
通过高股价低成本融资,既减少了股东权益稀释,又满足了其庞大的海外扩张需求。比亚迪能顺利融资的关键,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认可,更是其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
第五个“想不到”:不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愿意跟风融资,有人偏偏不玩!
你看,这次小鹏汽车就特立独行,明确说了“我们现在股价还没到最佳时候,不打算跟风融资”。
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告诉市场:现在股价低估了,咱们先不动,等股价再高点的时候再去资本市场搞钱。
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小鹏对自己未来的股价和业绩特别有信心,这份淡定还真不是每家企业都有的。
你看,短短一个月,这一波新能源融资潮背后,藏着这么多的“想不到”。
其实融资本身没什么不对,关键是拿到钱之后怎么用,能不能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信心,这才是真正考验企业本事的地方。
蔚来这次融资之后的暴跌,也提醒了所有新能源车企,伸手融资容易,但让市场长期买账才是真正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