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一系列重要部署。
中药材是我国特色农产品,作为中医药的源头,直接关系到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种类最多、生产体系最完整的中药材生产大国,中药材种植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据统计,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确认我国共有中药资源18817种。
人们常说,“药材好,药才好”,“道地药材”作为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历来为人们所赞誉。那么,何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产区有哪些?中药为什么如此讲究“道地”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指出:“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与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受产地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品质和疗效往往不同,且中医素有“药源不明,治法不灵”的说法,可见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2018年,农业农村部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编制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根据该规划,全国道地药材基地被划分为七大区域,具体包括:
关药主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有人参、鹿茸、北五味、关黄柏、辽细辛、关龙胆、辽藁本、赤芍、关防风等.
北药主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有黄芩、连翘、知母、酸枣仁、潞党参、柴胡、远志、山楂、天花粉、款冬花、甘草、黄芪等。
怀药、蕲药等主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密银花、荆半夏、蕲艾、山茱萸、茯苓、天麻、南阳艾、天花粉、湘莲子、黄精、枳壳、百合、猪苓、独活、青皮、木香。
南药主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有阳春砂、新会皮、化橘红、高良姜、佛手、广巴戟、广藿香、广金钱草、罗汉果、广郁金、肉桂、何首乌、益智仁等。
川药、贵药、云药主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有川芎、川续断、川牛膝、黄连、川黄柏、川厚朴、川椒、川乌、川楝子、川木香、三七、天麻、滇黄精、滇重楼、川党、川丹皮、茯苓、铁皮石斛、丹参等。
自古以来,中医就非常注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而道地药材最根本的内涵就是质量好、疗效优,其形成除与本身品种有关外,首要因素是产地,就是道地产地。
可见,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与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在3月2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现在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五千万亩左右,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中药材生产持续发展、布局优化,不仅保障了药材数量,提升了质量,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