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干线·散文」卢岚|黄山旅居康养之旅

关注我们









图片

作家新干线




黄山旅居康养之旅

图片




记得第一次爬黄山是1990年秋,那次我是去浙江大学参加学术会议,特意提前绕行去观赏黄山雄姿。事隔35年了,还记忆犹新。3月19 -- 21日我又参加了安徽黄山市平安旅居康养之旅,在旅途中尽情享受名城、名茶、名居的乐趣。特别是我们居住的桃李酒店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谧静的小院很有意境,我喜欢坐在院中的吊篮里放松身心,闭目遐想。我祖籍江苏南京,淮扬菜正是我的最爱。

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令我向往已久,此行使我睹物思古,一饱眼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雄村和徽州古城两处。 

雄村地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景区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距离黄山50公里。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是一座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著称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

图片


村口屹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四世一品坊",四柱冲天,三间三楼,专为褒奖户部尚书曹文埴及其祖上三代而建。二楼额枋上刻有曹文埴和他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和官街。世袭官威,世代显赫,故称四世一品。村中还有一座"大中丞坊"(光分列爵坊),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大中丞"是官名,明清各省的巡抚称"中丞",这里指的是明成化年间进士曹祥、隆庆年间进士曹楼和清代进士曹文埴,同时,牌坊上还镌刻了明代曹氏家族中举者和显宦的姓名,光分列爵,门楣生辉。"光分列爵",是对曹氏家族里成就最显赫的人进行的褒奖使他们在历史的纪念碑上代代相传。

建于乾隆二十年(1756年)的竹山书院就是其中一座,为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怡在弥留之际遗命两个儿子曹翰屏、曹暎青所建。书院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建筑,由清旷轩、文昌阁、桂花圃组成。许多文人雅士参观后说:"竹山书院如<红楼梦>中的怡红院。"正厅中壁悬蓝底金字板联一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为曹文埴所撰,意在勉励后学之士。

图片


与书院隔江相对的半山腰中,掩映着一座叫"慈光庵"的古刹,诉说着一个姐弟劝学的感人故事。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幼时顽劣异常,无心读书,其姐苦心规劝他说:"你不用心读书,将来如何登堂入仕,承继父业?"曹振镛夸下海口"他日我定为官,且胜吾父。"姐姐有意激他:"你若为官,我当出家为尼。"曹振镛从此刻苦攻读,果然不负姐姐所望,考取了进士,官至军机大臣,权倾朝野,留下"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佳话。于是姐姐不食其言,坚持要出家,曹振镛苦劝无效,又怕姐姐在千里之外孤苦伶仃,只得借当地俚语"隔河千里远"之意,在新安江对岸建了一座尼庵供其姐修行。也许是雄村特有的灵气,使国民党和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人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图片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图片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三天的康养之旅还包括品黄山毛峰茶,穿汉服摘茶等趣味活动,管理者为大家准备了漂亮的传统服装,各取所需,瞬间变成了“采茶村姑”。第3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石魁养殖基地,大家兴致勃勃地边听讲解边饮石魁水,有需求的朋友还采买了不同规格的石魁礼盒。

旅游车将我们送到高铁站,大家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再见了徽州古城,再见了新安江!


图片

THE




总 策 划: 周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