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凌晨,育碧发布公告,披露将《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和《彩虹六号》品牌及开发团队打包装入一家新子公司,由腾讯投资11.6亿欧元。交易完成后,育碧持有新公司75%的股权,而腾讯持有约25%股权。
新子公司将成立独立团队运营,拥有开发、发行的决策权。育碧将继续拥有《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和《彩虹六号》系列产品的授权,包括历史产品和未来产品。而腾讯所持股权需锁定五年。
受此消息影响,育碧在美国交易的ADR(存托凭证)一度大涨20%。截止美股收盘,育碧ADR大涨13.62%。
育碧将旗下最值钱的资产悉数打包拆分,持有权益从100%下降至75%。做出这种掏空公司的行为后,股票却因此大涨,多少有些反直觉。
原来截止今日法国市场收盘,育碧市值仅17.2亿欧元,而新的子公司估值46.4亿欧元。即使育碧其他资产(全境封锁、幽灵行动等未拆分)价值为零,育碧的市值理论都应该是34.8亿欧元(46.4*75%)。
说到底,育碧董事会打出的还是常见的“套利”牌:通过提升手里资产的估值,进而推动公司估值回归。
然而游戏茶馆并不认为育碧的套利牌效力能持续多久:
·育碧ADR交易量较小,不太具有代表性
·育碧所持新子公司股权的价值是自身市值的两倍,但育碧ADR涨幅还不到15%,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者并不认可。
4倍市销率还是低于行业水平
育碧公告中提到,新子公司估值46亿欧元,隐含市销率是《刺客信条》《孤岛惊魂》《彩虹六号》在2023财年至2025财年(预估)平均销售额的四倍。
可如果对比其他同类游戏公司,游戏茶馆认为4倍市销率还是低了些。
目前EA估值是5.16倍市销率,Take Two市销率是7.06倍,网易市销率是4.29倍,更不用说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对应的市销率是9.15倍。
虽然育碧CEO Yves Guillemot表示交易可以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但低于同行的市销率的估值,怎么看都与“最大化”有距离吧。
分拆后,估值倒挂已是屡见不鲜
纵观资本市场,母公司市值远低于子公司估值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腾讯最大的外部股东Naspers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Naspers在2001年以3200万美元投资腾讯,获得了46.5%的股份。虽然后经融资稀释,截止2024年6月,Naspers子公司Prosus仍持有腾讯24.43%的股权。今天这些股权价值1465亿美元,而Prosus市值为1126亿美元,是所持腾讯股权市值的77%。
这已是Prosus近几年不断减持腾讯股票,将所得资金回购自家股票的结果。此前Prosus市值长期相对于所持腾讯股权打七折。
因此,如果今后育碧市值也长期低于新子公司的估值,并不令人意外。
私有化退市才是公平方案
育碧虽是公众公司,但Guillemot家族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育碧董事会7位执行董事中,有五位是Guillemot家族成员。Guillemot家族共持有育碧20.457%的投票权。
在游戏茶馆看来,育碧董事会将公司最核心资产的部分权益,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腾讯,不仅无助于解决育碧股价低迷,更是有损育碧股东的长远利益。
也许育碧私有化退市,小股东拿到合理对价退出,才是更为公平的方案。只是Guillemot家族要去哪找那么多钱,而又不失去对育碧的控制权,好难啊。
联系作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