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追思与传承的双重奏,是春光与亲情的交织曲。为传承文化根脉、培育文明新风、守护绿水青山,现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祭扫,摒弃陋习。践行“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寄哀思”理念,自觉摒弃在街道、小区、林地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抛撒祭品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倡导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缅怀、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方式寄托哀思,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二、绿色祭扫,守护生态。树立“留得青山埋忠骨,护好绿水慰先灵”意识,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杜绝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景区。祭扫过程中不破坏植被、不污染环境、不留垃圾杂物,倡导采用可降解祭祀用品,共同维护“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
三、安全祭扫,遵规守法。清明期间,祭扫出行人员和车辆相对集中。建议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祭扫、绿色出行。遵守交通法规,听从现场引导。严格遵守殡葬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不违规在“三沿六区”(三沿指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六区指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住宅区、开发区和坝区)乱埋乱葬、修坟立碑,不在祭扫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公共环境。
四、节俭祭扫,厚养薄葬。发扬“祭而丰不如养之厚”传统美德,抵制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倡导生前尽孝、厚养薄葬新风尚,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传承家风,让清明回归“慎终追远”文化本源。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用行动守护传统,用文明装点清明,共同打造文明、绿色、安全的清明祭扫新风尚,为建设美丽和谐昌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