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重庆建设“无废城市”目标确定:2027年实现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共建引领示范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3月2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重庆市提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2024—2027年)》解读新闻发布会。根据《方案》,重庆力争到2027年,实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川渝“无废城市”共建引领示范。

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同时,重庆全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过75%,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累计建设“无废细胞”5000个以上。

据悉,“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无废”并不是说不产生固体废物,而是实现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减少、资源化利用率提高。

“无废细胞”则是指采取有效技术、工程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比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酒店、商场、景区、社区等。

图片

重庆举办“科普少年行 无废进校园”活动。资料图

2022年以来,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并与四川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已初步形成跨区域共建示范引领。近日,在既有工作基础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级9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工作方案(2024年—2027年)》。

为实现《方案》提出的目标,重庆将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危废填埋处置占比、“新三样”(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固废环境监管、“废库品重新”(危险废物、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新污染物)风险防控、“巴渝治废”数字化建设、川渝“无废城市”共建、“无废城市”全民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涉及31项工作任务。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介绍,《方案》任务设置具有3个鲜明特点。首先是聚焦当下短板,重点解决具体问题。重庆将制定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或风险评估等标准、规范,探索综合利用和规模化消纳模式,到2027年全市新产生磷石膏和赤泥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0%和25%。

又如第12条,要求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等处置设施项目建设,鼓励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实现202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50%。

其次是发挥现有优势,持续优化管理升级。例如第6条,提出加快补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能力,开展垃圾分类先锋区县建设,到2027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

第29条,提出实施川渝高竹新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备案试点,推动毗邻地区设施资源共享和跨省市协同应急处置固体废物,鼓励川渝两地协同推动大型集团内部通过集团统一布局、技改生产线、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建设示范工程,降低集团内部工业固废强度,提升综合利用率,降低废物处置成本。

图片

重庆高校里的快递包装回收装置。

此外,《方案》还谋划技术创新,前瞻布局技术储备。例如第20和21条,针对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 “新三样” 固废环境管理,重庆将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携手,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联合攻关,全力推动退役动力电池等自动智能化拆解和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开展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试点示范,促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郑阳华表示,将依托美丽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迭代升级“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及成效评估体系,每季度发布“无废指数”,每年度开展成效评估。

同时,重庆还将强化成果运用,深入系统总结成效和经验,把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制度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目前,重庆累计发布了60余项典型案例,今年还将会同四川共同发布典型案例,让成效和经验在重庆全市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