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蒙古国沙尘传输影响,成都市出现浮尘天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显著上升,空气质量一度达到轻度污染水平。
2.沙尘对儿童、老人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仍有潜在威胁,可能导致急性呼吸道刺激、慢性疾病加重和过敏原传播风险。
3.为此,市民应采取个人外出防护、居家环境管理、中医防治沙尘危害等方法进行防护。
4.其中,中药预防可选用百合养肺茶、呼吸预防茶饮、食疗方等;穴位保健包括迎香穴、肺俞穴、合谷穴等。
5.同时,特殊人群如慢性咳喘患者、儿童与孕妇、老年人需注意防护误区,如盲目服用板蓝根颗粒、过度依赖“清肺排毒汤”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受蒙古国沙尘传输影响,成都市出现浮尘天气,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显著上升,空气质量一度达到轻度污染水平。
虽然沙尘暴听起来凶猛,但市民朋友也不必过于担心,经过北方秦岭山脉的阻隔,抵达四川盆地的便只剩下少量浮尘了。但是,沙尘对儿童、老人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仍有潜在威胁。
下面,来听听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怎么说。
沙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1.急性呼吸道刺激
沙尘中的PM10和PM2.5颗粒物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支气管炎。
2.慢性疾病加重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易因沙尘暴露导致病情急性发作,需警惕呼吸困难、胸闷加重等危险信号。
3.过敏原传播风险
沙尘可能携带花粉、细菌等过敏原,加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症状。
防护措施
1.个人外出防护
①减少不必要外出:沙尘天气期间,尤其是老人、儿童及呼吸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若需外出,选择沙尘浓度较低的时段(如午后至傍晚)。
②科学佩戴口罩:优先选择N95/K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确保贴合面部,普通纱布口罩防护效果有限。
③护眼与清洁:佩戴防风镜或护目镜,避免沙尘入眼;外出归来后立即用清水冲洗面部、鼻腔,并用生理盐水漱口。
2.居家环境管理
①紧闭门窗:沙尘进入室内后易悬浮,需提前关闭门窗,缝隙处可用湿毛巾封堵。
②净化空气:开启空气净化器,并配合加湿器(湿度保持在40%-60%)减少浮尘飞扬。
③饮食调节: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增加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和维生素E(如坚果)的食物摄入,增强免疫力。
中医防治沙尘危害的方法
中医认为,沙尘属“风邪夹浊”之邪气,易伤肺卫(肺部防御功能),导致肺失宣降、痰浊内生。结合“治未病”理念,中医在预防沙尘对呼吸系统的伤害、缓解不适症状方面有优势突出,可与现代医学防护措施相辅相成。
1.中药预防:扶正祛邪,润肺固表
代茶饮
百合养肺茶:由百合、麦冬、陈皮、无花果、桔梗、生甘草组成。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滋阴润肺、祛痰利咽。
呼吸预防茶饮:党参、黄芪、桔梗、石斛、枸杞、甘草。益气养阴、清肺利咽,适合体虚易感人群,增强卫气(免疫力)。
食疗方
雪梨银耳羹:雪梨(带皮)切块与银耳、枸杞同煮,清热润燥,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
萝卜蜂蜜水:白萝卜切片煮水后加蜂蜜饮用,缓解沙尘引起的咳嗽、痰黏症状。
2.穴位保健:通络宣肺,缓解不适
①迎香穴(鼻翼两侧):用食指按压2-3分钟,可改善鼻塞、减少沙尘吸入。
②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或热敷此穴,增强肺气、抵御外邪。
③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按揉至酸胀感,缓解咽痛、头痛等风邪入侵症状。
3.环境调适:药熏净化,祛浊化湿
①苍术艾叶烟熏:取苍术、艾叶各30g,干燥后点燃烟熏房间(注意防火),可杀菌祛湿、净化空气(烟熏后需通风)。
②薄荷精油扩香:薄荷油3-5滴加入扩香器,清凉醒脑,缓解鼻腔充血。
特殊人群建议
1.慢性咳喘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并遵医嘱调整用药频率。此外,可遵医嘱服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固表益气防外邪。
2.儿童与孕妇: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沙尘环境,居家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小儿可居家推拿,如“清肺经”(沿无名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100次,每日1-2次。
3.老年人:晨起用淡盐水含漱咽喉,配合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提升肺功能。
防护误区提醒
误区1:盲目服用板蓝根颗粒“防病”
板蓝根颗粒性寒,仅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尤其虚寒体质者慎用。
误区2:过度依赖“清肺排毒汤”
该方需辨证使用,健康人群无需常规服用。
注意:中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抓药导致药性冲突!
误区3:沙尘暴结束后立即开窗通风
沙尘虽减弱,但悬浮颗粒仍可能残留,建议在空气质量恢复至“良”以上后再通风。
误区4:依赖普通口罩防尘
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对PM2.5的过滤效率不足30%,需选择专业防颗粒物口罩。
紧急处理:若沙尘入眼,切勿揉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出现持续咳嗽、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沙尘天气虽为自然现象,但科学防护能显著降低健康风险。沙尘天气期间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持续发热等症状,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