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信银行营利双增背后:零售业务净利显著下滑,理财业务与投资收益见涨

AI划重点 · 全文约2606字,阅读需8分钟

1.中信银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资产总额达9.53万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营收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

2.然而,零售业务净利显著下滑,同比下降42.08%,营收体量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营收增速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一。

3.理财业务表现强劲,同比增长47.87%,理财产品规模达1.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9%。

4.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双双增长,投资收益为292.7亿元,同比增长13.3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8.03亿元,增幅629.94%。

5.面对行业趋势,市场期待中信银行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6日晚间,中信银行(601998)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董事长方合英在致辞中表示:“这一年,我们交出营收利润“双增”、存贷量价“双优”、不良拨备“双稳”、对公零售客群量“双升”的成绩单,中信银行均衡、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形象更加鲜明。”

图片

那么,这份成绩单究竟成色几何?

在资产规模方面,2024年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53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5.31%;贷款及垫款总额5.72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4.03%;客户存款总额5.7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4%。

在业绩方面,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2023年增长3.76%;实现归母净利润6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4.85亿元,比2023年末增加16.85亿元,增长2.60%;不良贷款率1.16%,比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43%,比2023年末上升1.84个百分点。

净息差微降,目标跑赢大市

在利息收入方面,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466.79亿元,比上年增加31.40亿元,增长2.19%。

利息净收入主要受规模和利率两方面因素影响。2024年,中信银行虽然受平均收益率及成本率变动影响,使利息净收入减少34.29亿元,但是又通过规模扩大,使利息净收入增加65.69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中信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73%,比2023年下降0.22个百分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02%,比2023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利率的变化使得其净息差为1.77%,比2023年微降1个BP;净利差为1.71%,比上年下降4个BP。

对于未来净息差的展望,行长芦苇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他指出,至2025年,银行业面临的净息差压力依然沉重,当前整体利率环境持续下行,“2025年,预计银行负债端降成本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

然而,芦苇行长也强调,中信银行2024年的表现尤为亮眼,其营收增速与息差变动均位居行业前茅,特别是净息差变动幅度已连续三年超越市场平均水平。基于此,中信银行对于2025年维持其息差优势充满信心,计划从资产端与负债端双向着手,不断优化结构,以持续提升对投资者的回报水平。

对公业务强劲,零售业务退守

在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方合英表示,中信银行2024年零售业务整体经营状况成绩亮眼。零售业务营收体量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营收增速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列第一。此外,零售管理资产已连续三年实现市场份额正增长。

尽管如此,面对经济周期与市场压力,中信银行虽然深耕“零售第一战略”,其零售业务表现略显承压,对公业务表现更胜一筹。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贷款余额29081.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09.67亿元,增长7.82%,增速较2023年提高0.9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余额23621.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2.64亿元,增长3.43%,增速较2023年收窄4.46个百分点。

在业绩方面,中信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2.36亿元,较2023年增长36.86亿元;实现净利润498.29亿元,较2023年增长79.27亿元。

而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6.79亿元,较2023年减少7.45亿元;净利润仅有92.30亿元,较2023年大降67.05亿元,降幅高达42.08%,利润贡献占比从2023年的21.3%降至11.4%。

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显著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度该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激增51.88亿元,总额达到421.55亿元。

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余额攀升至295.8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9.13亿元。同时,个人贷款不良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由2023年的水平上升了4个基点,达到1.25%。

此外,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收缩。截至2024年底,尽管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23亿张,较2023年末实现了6.68%的增长,但其信用卡贷款余额却有所下滑,降至4878.82亿元,与2023年底相比减少了328.09亿元,降幅达到6.3%。在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也呈现下降趋势,总量为2.4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0.13%。此外,信用卡业务收入也受到影响,实现559.10亿元,同比下降5.91%。

理财业务进步,投资收益见涨

2024年,中信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69.67亿元,比2023年增加46.10亿元,增长7.39%;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31.34%,比2023年上升1.05个百分点。

但是,中信银行的中间业务却出现缩水。报告期内,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1.02亿元,比上年减少12.81亿元,下降3.96%,占营业净收入的14.56%,比上年下降1.1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银行卡手续费比上年减少12.43亿元,下降7.40%;代理业务手续费比上年减少8.74亿元,下降14.93%。

从具体产品看,银行卡手续费155.57亿元,同比下降7.40%,主要是受全市场交易量萎缩影响;代理业务手续费49.81亿元,同比下降14.93%,主要是代销基金、保险、信托收入下降。

但是在银行卡业务和代理业务缩水的同时,中信银行的理财业务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2024年,中信银行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为78.01亿元,同比增长23.77%,主要得益于理财业务收入增长。

2024年,中信银行理财业务的收入和规模实现双重增长。

据年报数据,中信银行持续推动业务净值化转型,强化投研驱动与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与头部理财公司合作,为客户优选产品。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产品规模达1.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9%;其中,零售理财产品余额1.4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0%;累计服务理财客户达2,256.7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7.79%。报告期内,实现理财业务收入42.26亿元,同比增长47.87%。

2024年,银行存款利率年内多次下调至"1时代",叠加债券市场利率呈现单边下行态势,推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优势凸显,存款替代效应显著。截至年末,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较年初扩张11.75%;存续产品数量增至4.03万只,同比增长1.23%。

《财中社》注意到,中信银行的理财业务主要由其子公司信银理财负责运营。截至2024年底,信银理财的总资产达到120.62亿元,净资产为113.09亿元。在仅有489名员工的情况下,实现了40.30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4.92亿元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1.65%。

此外,中信银行的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也双双增长。2024年,中信银行投资收益为292.7亿元,较2023年增长34.36亿元,增幅13.3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8.03亿元,比2023年增加32.82亿元,增幅629.94%。

2024年,中信银行通过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在息差收窄背景下实现了利息净收入正增长。方合英表示,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三大板块营收占比趋近4:4:2,“进可攻、退可守”的格局渐成,穿越周期的韧性得到极大提升。展望未来,面对负债端成本压缩空间日益收窄、资产端收益率可能持续承压的行业趋势,市场期待中信银行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