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大罢免”继续进行,国民党和民进党博弈白热化,这个时候民意机构爆发冲突,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国民党想要赢得“罢免案”,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最近这段时间,岛内政坛风波骤起。国民党经历了“大罢免”第一阶段35:0的尴尬事件后,开始为第二阶段罢免案做准备。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台民意机构却爆发冲突了。
在聊这个冲突之前,我们需要先普及一下“大罢免”,虽然去年赖清德赢得了地区选举,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但在立法机构的投票中,国民党最终力压民进党,成为立法机构的主导者。这就导致赖清德提出的许多提议,都会被立法机构掣肘,这也就是外界形容民进党当局“朝小野大”的缘由。为了逆转这一局面,在今年二月份,民进党开始对国民党41席区域民代下手,启动“大罢免”。所以,接下来岛内发生的事情,其实大部分都和“大罢免”有关。
按照媒体报道,本月21日,台民意机构在表决国民党提出的两“公投”案时,民进党民代以有人在现场直播作为借口,直接抢夺了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的议事木槌,导致表决中断。这在岛内引发了强烈反响。岛内媒体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民进党人这样做,就是想要营造一种“大罢免”的氛围。在蓝绿双方开始为了第二阶段罢免案进行斗争的时候,民进党的这一行为无疑就是在对外释放信号,对于国民党提出的任何提案,都会进行抵制。而民进党人这样做,也会让自己给外界留下不好的印象分。
与此同时,台民意机构发生的事情,说明现在民进党为了赢得“罢免案”,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当前,民进党不仅成立了律师团,用来反制国民党的“以罢制罢”,还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理由来对国民党人进行调查,来恐吓他们不许“罢绿”。除此之外,赖清德还在岛内各个地区成立“连署站”,来尽最大努力参与第二阶段的“罢免案”。不难看出,赖清德这是想要“乘势追击”。想要在第三阶段的投票中,大获全胜。
那么,民进党的这些行动,是否意味着罢免案已经没有悬念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国民党现在的应对工作。目前,国民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举行“反罢免”宣讲会,目前,国民党计划要举办100场这样的活动,来争取民众支持。以在22日晚间的新北宣讲会为例,不仅国民党民代集结,智库相关负责人也通过各种方式向民众揭发了民进党“哭穷”的真面目。据统计,这场活动得到了大约千名新北市民的参与和支持。如果国民党按照这种方式继续推进宣讲会活动的话,效果会从小到大,逐渐显现出来。这对于第二阶段的“罢免案”,甚至第三阶段的投票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以罢制罢”,虽然国民党在“罢免案”的第一阶段败北,但在第二阶段中,在一些地区,国民党也拥有优势。按照岛内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的说法,台北市和刚才提到的新北市是国民党比较容易争取到的地区,如果国民党工作能做到位的话,至少在这两个地区,绿营民代被罢免的可能性应该会很大。
其实,国民党除了这两项工作之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要让党内目标一致。由于第一阶段“罢免案”,国民党“颗粒无收”,这引发了内部不和。甚至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公开场合,被民众高呼“下台”。这不仅让朱立伦尴尬,也显示了支持者对国民党“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正因为如此,朱立伦在参加宣讲会的时候,一边对民进党提出批评,认为他们的罢免理由不成立,一边呼吁己方阵营要团结。
可以说,当前的局势对国民党非常不利,国民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现在到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时候了,如果行动不能取得预料中的效果,就应该及时止损,换一种方式来应对,不然的话,国民党只会被民进党越拉越大,胜算的概率越来越低。不过,还没到最后一刻,国民党也已经重整旗鼓,所以,鹿死谁手,现在还不能确定,我们大家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