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重要分会场活动——“数创高新·影动大邑”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招商推介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大邑县举行。活动现场,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20亿元,涉及数字文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多条产业链。此次签约不仅展现了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全力推进“立园满园”的攻坚力度,也标志着高标准建设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迈入实质阶段。
“外引+内培”双向发力
首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是结对联动的核心支撑,也是推动成都高新区创新势能与大邑县生态资源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2025年一季度首批重点集中签约项目,既有菱重能源技术(成都)、新能源氢能、成都智算中心(大邑)AIGC共创等外引项目,也有影视制作人工智能平台、成都高新西岭影视创制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内培项目,签约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将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据介绍,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依托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叠加大邑县丰富的影视文旅资源,构筑以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为主导,以智能制造、数字文创、生物新药械为方向,以天府粮仓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基础的“2+3+1”产业承载体系,共同推动“立园满园”行动落地落实。
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投兴邑公司)是承担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产业培育、园区运营、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等重点任务的“主力军”。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俊表示:“公司将按照‘小指挥部+大专业公司’运营模式,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构筑园区‘硬’支撑,通过‘链式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积极抢抓成都高新区产业外溢机遇,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悉,随着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工作的不断推动,产业朋友圈也随之“扩容”。截至目前,6个总投资约26亿元的项目已成功签约,形成“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良好招商格局,构建起“创新在高新、转化在大邑,政策在高新、共享在大邑,总部在高新、基地在大邑”的错位协同产业发展联动新格局。
文化IP+制造
打造特色“园中园”
作为本次集中签约活动的另一大亮点,由建川博物馆与成都高新区、大邑县联动打造的“建川·博物馆新质制造产业园”正式揭牌。该园区将探索布局“新技术”和“新产品”场景空间,构建“文化+制造”产业生态圈,打造“数字经济+文化IP+制造”融合发展的特色“园中园”,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文创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展览策划、公众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以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为发展契机,建川博物馆将发挥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化IP+制造”发展新赛道,打造西部首家博物馆新质制造产业园,助力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文创产业延链补链,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博事业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未来三年,“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结对联动优势,打造“数字版权交易中心、影视投融资平台、影视创制基地、AIGC研究院”四大核心项目构建产业闭环,推动“科技+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加速构建西部数字影视产业新生态。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大邑县沙渠工业园区、四川影视文创城,以及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西岭雪山等文旅资源,通过科技、工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通项目孵化-影视拍摄-后期制作-文创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还签署人才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联合组团赴外地引才、加强干部交流锻炼、探索人才绿卡互惠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聚才能力,推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构筑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卢星宇 吴雅婷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