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走进学生心里有妙招!听听这群中学班主任的独门秘籍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陈诗灵 朱江晨

实习生 邵格

3月27日,武汉市江汉区中学德育论坛暨班主任成长沙龙研讨活动在武汉一初东校区举行,多位班主任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开展“班级团宠计划”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班主任郑敏以“微光育星河”为主题,从班级文化构建、关注学生心理、加强家校共育等方面,讲述了自己如何用爱与智慧陪伴学生成长。

图片

郑敏曾是一名医学生,2008年到一所希望小学支教,她意识到给予孩子们一点点关爱,就能带来希望。从那以后,郑敏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备考数学教育研究生,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17年站上了三尺讲台。

郑敏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她通过手指印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班级分班表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形成星河投影,寓意着每个学生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班级生日会上,学生设计的蛋糕也别具深意。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将文化理念渗透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内向、胆怯的孩子。郑敏班上有个女孩,总是不敢大声说话,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对自己的设计也总是缺乏自信。为了让这样的孩子也能发光,郑敏开展了“班级团宠计划”,按照学号轮换,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无条件地支持。除了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郑敏还注意到学生们整体面临的压力。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压力,郑敏开展了10分钟课间计划,为孩子们购买了跳绳、羽毛球等器材,还在班会上组织各种小活动。

在家校共育方面,郑敏也颇有心得。她发现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郑敏在作业登记本里贴上孩子们温暖故事的萤火虫卡片,在班级群里分享孩子们努力的瞬间,还开设了家校沟通课程,发布每日分享。

作为班主任,郑敏的工作十分忙碌,但她一想到孩子们的光需要自己守护,就又充满了力量。郑敏说,孩子们眼中被点亮的光,以及他们报喜的声音,让她永远记得成为一名老师是她用一生做出的最骄傲的选择。

利用家长会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过去班主任们常用的‘三板斧’式管理方法,在如今的时代渐渐失灵,甚至可能引发新问题。”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班主任孙丽琛老师说,比如,碰到总打瞌睡的学生,一味劝说可能让孩子因各种问题不再来学校;强硬处理学生冲突,可能让受委屈的孩子采取决绝方式抗争报复;动不动请家长,会增加学生的不安全感,影响亲子关系。

图片

孙老师意识到必须主动学习、改变。班上一位学生家长是武汉市心理卫生中心的主任专家,给了她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帮助。她通过研读专业书籍,学习生态系统理论,了解到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心理老师探讨,建议有困扰的学生到学校心理发展中心做初步心理评估,还积极参加学校心理安全联盟培训。

为了更好地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孙老师积极实践协同育人理念。她与家长积极沟通,在家长不认同孩子心理亚健康时,从多个层面入手,做好科普工作,利用家长会契机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学校心理普查工作中层层递进、分层关注、动态跟踪。

她联合科任老师管理,以实事求是态度告知科任老师学生情况,鼓励科任老师随时反馈学生课堂表现。她还发动学生团结力量,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和关爱,多设立心理委员,协助班主任了解“看不见”的问题。

同时,她积极贯彻五育并举理念,协同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和大课间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户外运动,提示家长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她还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展开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面对不良情绪学生,她做到内紧外松,把关爱放在心上、体现在细节上。

孙老师呼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增强专业学习动力,提升托举心灵的智慧,共同托举青春的心灵。

有效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武汉市友谊路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兼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陈思哲在分享会现场开始,带领大家进行了身体运动操放松。她运用冰山理论解释,指出学生反常的课堂行为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的情绪、情感和心理状态才是关键,而这些往往可能是心理安全隐患甚至危机状态。

图片

陈思哲老师结合自己10年心理教师工作经验,以班级的真实案例切入,深入探讨班级管理中如何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她介绍了言语信号和行为信号,还分享了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后的处理步骤,包括日常观察、借助学校心理普查结果等。对于如何转介,她强调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留意记录学生异常行为具体表现。

如果学生遇到复学中的困难,她密切关注学生情况,调整自身心态,积极帮助学生复学,降低预期,帮助学生建立支持系统。分享最后,她引用哈佛大学一项关于幸福的研究,勉励自己和各位老师,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与学生共同构建温暖和谐的社会关系。

“竹鹤”班级文化火出圈

在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东校区),有位自称“懒癌”“躺平”的班主任李茜,可带起班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把“竹鹤柒班”管理得井井有条,充满活力。

图片

在班级文化布置上,李茜可是下了大功夫。教室环境布置得国风满满,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浓。制定班规《竹鹤公约》时,学生们抱着字典找竹字头的字,争论得热火朝天,最后出台的公约特色鲜明,成了班级的标志。第一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学生们穿着汉服,手持雅扇、携带白鸽,“竹鹤”成了班级对外的鲜明符号,还火出圈了。通过这些外在形式的“讲究”,李茜为班级自主管理打下了基础。

组建班干部团队时,李茜也有一手。开学初,她通过20多项问卷调查,掌握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她先选用有经验和优秀自荐的学生,实行“双班长管理制度”,还用古风仪式颁发正式聘书,每半学期进行述职和民主测评,用“三维度”民主测评表评定班干部表现。在李茜的引导下,班干部们积极工作,不断进化,生活总管把牛奶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带动了其他班级效仿。李茜还通过开“会诊室”等方式,教会班干部处理问题的方法。

同时,她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在长假中坚持一项爱好,学习一种传统技能,还及时记录学生的发展成长轨迹,通过家校传音反馈进步,用音视频创作铭记重要瞬间,用“私人订制目标卡”激活学生的内生动力。在她的引导下,班级里出现了“科技迷”,还有低迷自卑的少年组成乐队成了班级红人,叛逆少年也因兴趣爱好重新信任班级和老师。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上也能自主管理,李茜制定了“2VS2学习长久博弈”计划,让学生们自己挑选合作对象,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共赢比拼。她还利用AI漫图制作海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召开“2VS2放话会”,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认可、鼓励对方,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累积团队等级进步分值,争夺班级福利优先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李茜还用仪式感满满的表彰强化正向反馈,比如期中“蔬菜”表彰,让学生们获得各种蔬果奖励,还联动国画课,画下收获的蔬果成就,让家长们回家做蔬果家宴。

“建设好班级,需要我们用心、用爱、用情,更需要我们用大脑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才能更加蓬勃、更有生机。”江汉区教育局副局长钟广胜表示,希望老师们携手向光而行,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