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美国恢复追踪乌克兰被拐儿童项目:政策转弯还是程序交接?

AI划重点 · 全文约1226字,阅读需4分钟

1.美国国务院于2023年3月27日宣布恢复对追踪乌克兰被拐儿童项目的短期资金支持,此前该项目曾因特朗普政府暂停而中止。

2.该项目由耶鲁大学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牵头,旨在记录战争中被带往俄罗斯及其控制区的乌克兰未成年人行踪。

3.乌克兰政府认为儿童被转移构成战争罪,可能触及《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中的种族灭绝定义。

4.然而,特朗普政府暂停项目的原因在于对联邦政府支出进行全面审查,避免美国纳税人资金被用于“与国家利益不符”的项目。

5.目前,美国是否会恢复对“乌克兰冲突观察”项目的长期支持尚无定论,此次短期资助更多被解读为对国内外压力的回应和对项目数据价值的认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美国国务院于2025年3月27日宣布,将对一个追踪被俄罗斯带离乌克兰的儿童项目提供短期资金支持。此前,该项目在1月25日因特朗普政府决定暂停而被中止,引发部分人道主义组织和民主党议员的担忧。

这一项目由耶鲁大学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牵头,隶属于名为“乌克兰冲突观察”(Ukraine Conflict Observatory)的倡议,过去一直得到美国政府资助。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数据追踪、卫星图像和开源情报,记录在战争中被带往俄罗斯及其控制区的乌克兰未成年人行踪。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统计,已有超过19,500名儿童在未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被转移至俄罗斯境内或俄方占领区域。乌克兰政府认为这构成战争罪,并可能触及《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中的种族灭绝定义。

图片

特朗普政府叫停

特朗普政府在暂停该项目时表示,这是其对联邦政府支出全面审查的一部分,目的是避免美国纳税人资金被用于“与国家利益不符”的项目。此类政策反映出新一届政府对外援资金和国际事务参与的重新定位,强调“优先考虑国内利益”的原则。

而对于“乌克兰冲突观察”项目,尽管其聚焦儿童权利与战争中受害者追踪,但也正因此被列入高关注、高争议的领域。在美国内部,对于是否继续深度介入俄乌冲突周边事务,存在明显分歧。暂停项目的决定引发了民主党议员的质疑,他们认为此举可能导致已有的数据资源中断,影响乌克兰对被带走儿童的追踪努力。

短期资金用于交接程序

此次国务院恢复拨款,并非意味着项目重启,而是“用于程序性结项”。一位国务院发言人指出,这笔短期资金将用于支持“乌克兰冲突观察”团队将关键数据妥善转交至合适机构,以防信息流失。这种安排属于美政府在终止联邦资助项目时常见的“标准收尾程序”。

这也意味着,在当前阶段,该项目未来是否会长期恢复运作仍不明朗。现阶段的操作更多是为了确保已有成果不会因资金中断而彻底失效。

ICC与俄罗斯立场的对峙

在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ICC)曾就“儿童被强行转移”一事,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儿童权利事务专员玛丽亚·利沃娃-别洛娃发出逮捕令。这一决定标志着国际法对战争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强力介入。

不过,俄罗斯方面对此做出强烈回应,认为ICC的决定“无法接受”,并否认存在“强迫转移”,称相关儿童是出于战时保护需要而“被疏散”。

在这场围绕战争罪与人道主义的争论中,美国虽然并未加入《罗马规约》,对ICC司法权并不承认,但此次有关项目的资助行为,显示其在政治与人权议题上的复杂态度。美国政府既不直接参与国际刑事法院机制,又通过数据调查等方式支持对战争中人道问题的披露。

未来走向尚不明朗

截至目前,美国是否会恢复对“乌克兰冲突观察”项目的长期支持尚无定论。此番短期资助的决定,更多被解读为对国内外压力的回应,也是对项目所掌握数据价值的认可。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国际社会对于战争中儿童命运的关注仍在升温。这一议题既关系到人道原则的坚持,也与国际社会对战争责任划分密切相关。美国此举是否意味着政策转向,还需观察后续是否有更大范围的资助或其他人道合作措施。

与此同时,项目的暂时性延续,也引发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在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的当下,人道援助、儿童保护和战争信息追踪,应如何在政治考量与道义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