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湾镇街道,有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干部,他叫王志远。
作为区 “虹彩绽放” 五老宣讲团成员,王志远凭借着对江湾的深厚情感与深入了解,为社区、学校、园区、福利院等各处带来了77场精彩宣讲,把江湾的前世今生,化作人民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王志远已在江湾生活了五十多个春秋,这片土地的每一寸,每一条街巷,都深深烙印着他的回忆。2011年,从区委党校副校长岗位退休后,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文字功底,他主动承担起《江湾镇续志 1994-2006 年》的主要撰稿任务。此后八年,他一头扎进历史的浩渺长河,潜心研读《江湾里志》等三本旧志,翻阅那半米厚的存档文件。为挖掘更多鲜活史料,他怀揣笔记本,一步一步踏遍江湾 4.17 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走访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江湾老居民,其中一位 87 岁老人的讲述,瞬间点亮了他心中的明灯。依据老人的口述,他深入考证了 “忠烈桥”“油车桥”“镇边小石桥” 等遗迹背后的历史。这些源自民间、满是烟火气的珍贵史料,让他对江湾的热爱愈发深沉,也促使他对江湾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思考。一颗讲好江湾故事的种子,就在此时,悄然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2019 年初,新中国 70 周年华诞之际,区委老干部局邀请王志远等离退休干部讲述新中国历史。他立刻想到自己研究多年的江湾史料。随后,他将长期积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精心梳理、反复打磨,创作出讲座课件《岁月留痕、恒美江湾》。这堂课,从江湾镇的起源娓娓道来,历经淞沪抗战的烽火岁月,直至当下城市化的华丽蝶变,将江湾的历史与文化,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呈现在听众眼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理念之后,王志远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时事热点,贴合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完善主课件,并形成了7个分课件,其中有聚焦中国革命的保卫家园课件,有以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城市治理课件,还有以彩虹湾建设、江湾医院发展变化为主的关注民生课件等。他还积极参与“新江湾十景”的选定和材料撰写工作,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居民切身感受人民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同时,王志远积极参与区关工委组织的“虹传・堂”关工课程宣讲活动,深情讲述“一·二八”抗战期间发生在江湾的感人故事,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
人民城市不是抽象的理念。王志远说,人民城市就隐藏在社区的寻常巷陌之中,它是小区里每一处细微改善,是市民生活中的每一次舒心体验,是百姓触手可及的便捷,是邻里之间温暖的守望相助,是居民脸上洋溢的真实笑容,是平凡日子里稳稳的幸福。
记者:殷建华
编辑:殷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