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织梦 | 90后“海归”扎根乡村 “新农人”变“兴农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濉溪县刘桥镇留古庄园的杏花悄然绽放

宛如一片粉白色的海洋

花海与古朴的庭院相映成趣

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微风拂过,杏花花瓣随风飘舞

宛如雪花纷飞,香气四溢

游客们或花下品茗

或举起相机定格瞬间

笑声与花香交织成春日的专属景象

远远望去,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图片


图片


    推开留古庄园的木门,右手边杏花树下品茗尽显悠闲,茶桌上一盘盘蔬果鲜脆欲滴。左手边十亩荷塘里,水草轻轻摇曳,湖面波光粼粼,凉亭下,一群优雅的白天鹅时而低头寻觅食物,时而煽动翅膀轻盈飞翔......眼前的一切,让人不由一暖,仿佛看到这家农庄主人王震的笑脸。这里是濉溪县刘桥镇留古庄园。海归“新农人”王震带着海外学习到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家乡热土上建起美丽“留古庄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王震是刘桥镇人。大学期间,他赴日本爱知大学求学,并获得了人文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日本创业打拼,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但是人在海外,总是眷恋故乡,更何况,国内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深化,让家乡的小镇上也充满机遇。“我注意到家乡的日新月异,这里一定有很多商机。我可以把先进的理念和家乡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做出不同寻常的新农业。”说干就干,2017年,王震毅然回国,一头扑进家乡刘桥,决心做一名“新农人”。



留古庄园

图片
图片

    “幸福是干出来的。”回到家乡刘桥镇,带着“海归”光环的王震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出路。“产业是基础,要走出特色。”

     回国后的王震于2018年成立雪雨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踏入一个新的快速路,并取得骄人的成绩。“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淮北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濉溪县返乡创业之星”,各项荣誉不胜枚举,他的农庄更是在当地乡村振兴中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图片

     留古庄园是一座中式田园风的农场,农场以走进田园亲近自然为设计的中心理念,园子建设所用的材料大多取之自然,让人一走进园子就有一种身处大自然的愉悦感和放松感。坐在荷塘旁的凉亭内,微风拂过,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感。而标准化、高水准的服务,更是令人难以相信,工作人员多是本地培养的“农二代”。

    最让王震为之骄傲的是,农庄吸纳50多名本地村民在不同岗位就业,目前在岗人数有20人,其中95%是本地村民。“希望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王震说。他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更为家乡发展注入新能量。“我很高兴,将国外学到的理念、模式与经验带入到企业运营与管理中,还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

     如今,农庄总占地面积180余亩,已投资680万元。蔬菜水果种植、特色养殖及配套的餐饮拓展培训基地、自助烧烤中心、农业科普教育等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游客提供“吃、游、娱、学、购”一站式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学、踏青


     王震却没有满足于此,他作为海归“新农人”创业代表,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操练”起更加灵活、多元的经营模式。“公司还将扩大规模,下一步流转土地,采用种植庄稼培育风景相结合的发展布局,以扩大面积、多元开发、增加效益为目标,整合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吸引更多游客。”王震说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海归‘新农人’,我会继续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让我们生长的地方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向往所在。”王震说。

图片
    翻开王震的微信朋友圈,他于3月18日发出的一条微信跃然而出:“又在外出学习的路上,文旅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我要用一双深思发现他独特的眼睛,去挖掘属于本土的独特的文旅风格。”




图片





动动小手,点赞再走

点赞的你好运连连~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记   者:张明菊  宋少奇  周黎升

编   辑:张明菊

责   编:李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