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博鳌论坛共探亚洲可持续发展关键路径

今年,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依旧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热词。年会设置了多场分论坛,探讨全球气候治理、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绿色电力共建共享等话题,为亚洲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博鳌智慧”。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紧迫,绿色发展已成为亚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方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将绿色发展置于更突出的位置。

全球能源转型进展不可逆转

“全球能源转型进展不可逆转,直至实现全球的碳中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全球能源转型由成员国的政治意志、市场和科技三个因素共同推动,没有任何国家能够中止。

当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

3月25日年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提到,为成功地向低碳经济、有利于自然的经济转型,需进一步整合碳市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绿色技术。各国还需充分利用可持续转型的双赢机会,创造绿色就业机会,降低与空气和水污染相关的健康成本,提高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世界新的增长模式或引擎。以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为例,其发电成本只有煤炭的50%。中国太阳能企业在沙特建立的太阳能电站发电成本更是一度电只需1美分。“从这个角度来看,碳中和技术是人类未来增长的希望。”朱民说。

智利矿业化工董事会副主席帕特里西奥·孔特塞认同碳中和蕴藏机遇的观点。他表示,在过去的5年里,借助新能源技术,公司产量提升至原来的4倍,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锂资源,获得更高的效益,而且占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

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是关键

“亚洲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旺盛,过去十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达5%,远超全球2.4%的平均水平。”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电联理事长辛保安认为,亚洲能源发展面临电力供应、低碳发展和普惠发展三大挑战,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亚洲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钱朝阳也表示,亚洲区域绿色能源组合互补的潜力巨大,但需要各国共同建设一个新型能源体系。他倡议,亚洲各国强化国际能源电力在战略机制规则上的对接,加大电网互联互通建设的力度;加强国际能源生态共建,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认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需要“五端发力”:在供给侧方面,新型能源体系一定是多元的、绿色的;在消费端方面,要进行绿色替代和绿色转型;在创新端方面,要产学研协同,让创新引领驱动技术的迭代升级;在布局端方面,要统筹好区域、行业,尽可能做到供需平衡;在政策端方面,监管部门给绿色转型、新能源提供正向激励和考核机制,同时还要有约束机制。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传卫表示,中国的产业链和制造链体系正在对亚洲地区、欧洲地区进行产业协同。中国产业链体系为亚洲绿色电力能源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为绿色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年会期间,多位参会专家谈到,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对全球的绿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以绿电为动力的咖啡机、脚踩就能发电的降碳体验平台,到花朵形状的风力发电机、新闻中心外的光伏地板……走在年会会场所在地博鳌东屿岛上,零碳场景、减碳科技设备随处可见,绿色发展理念被融入可触可感的实景当中。

据悉,近年来,博鳌着力在东屿岛上建设零碳示范区。2024年,该示范区减碳96.2%,成为中国首个实现近零碳排放的区域,也是全球热带地区近零碳发展的标杆案例。

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看来,中国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成就显著,同时,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借鉴。

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表示,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创新生态的推动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助力亚洲成为绿色技术研发的全球先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