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3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小米回应雷军「广告报价」事件;谷歌回应「安卓停止开源」;TikTok 扩大欧洲电商业务

图片

安卓停止开源?谷歌:简化开发不是闭源,将继续发布源代码

3 月 27 日,据安卓领域专家 Mishaal Rahman 在垂类网站 Android Authority 发布的文章,谷歌证实,下周起谷歌将开始完全在内部分支机构闭门开发安卓操作系统,此举是为了简化安卓操作系统的开发。

谷歌方面确认,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安卓将走向闭源,公司将致力于发布新安卓系统的源代码。变化的其实将是特定安卓组件公开发布源代码的频率。

图片

Mishaal Rahman 在文章中指出,这一变化对普通用户和应用开发者的影响微乎其微。唯一影响的是向 AOSP 贡献代码的第三方开发人员,他们可能更难跟踪谷歌对安卓所做的更改。对于众多安卓手机厂商而言,因为早就与谷歌签署协议,并非使用 AOSP,所以手机厂商影响也有限,各类谷歌服务也将正常提供。(来源:澎湃)

图片

小米王化回应雷军「广告报价」被数据平台曝光:雷总并未有计划接商单

3 月 27 日消息,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 @ 王化 在微博发文,对某数据平台曝光雷总的广告报价作出回应,该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数据平台曝光的雷军广告报价,1-20s 广告报价 37 万,21-60s 广告报价 38 万,60s 以上广告报价 42 万。王化称,甚至还有品牌方的朋友来找自己求证。

王化回应称:「我们对相关平台单方面行为不予置评!在此强调,雷总作为小米集团创始人,非常愿意为体验过的优质国产品牌真诚打 CALL,但并未有计划接商单,该平台也并无权限代接商单。如果哪天雷总有此计划,我一定第一个找凡客 @ 陈年。」(来源:新浪财经)

TikTok 宣布扩大欧洲电商业务,进军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3 月 28 日,据路透社报道,TikTok 宣布,TikTok 电商将于下周一面向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用户推出其服务,进一步扩大在欧洲的服务覆盖范围。目前,TikTok 在美国还存在被关闭的风险。

TikTok 电商自 2021 年起就已在英国上线。2023 年 9 月,该平台在美国推出,并在去年的假日季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不过,由于美国「不卖就禁」法律要求字节跳动为 TikTok 美国业务寻找买家,TikTok 在美国的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其实,TikTok 电商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欧洲卖家入驻其平台,目前该平台上的许多商家直接从中国销售产品。

「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我们已经在与商家合作,让他们的产品在我们的平台上线,TikTok 电商将于下周一开始面向这些国家的用户开放服务,」TikTok 电商英国负责人扬・威尔克 (Jan Wilk)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对欧洲市场的预期是,推进速度会比英国更快,因为四年前在英国上线时,这种模式还非常新颖,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还需要尝试很多东西才能找到合适的模式。」(来源:凤凰科技)

大量放弃 X 的广告商正在重返该平台

2023 年 11 月,IBM 暂停了在前 X(前 Twitter)上的广告,因为媒体监督机构的报告称,IBM 的一则广告出现在宣传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帖子旁边。

苹果、华特迪士尼、康卡斯特、华纳兄弟等公司也暂停了该平台上的广告,这导致马斯克感到沮丧,他向广告商说「滚开」,并坚称他不想让他们回来。马斯克后来声称,他的粗言秽语更像是在强调言论自由。

此后,马斯克成为特朗普总统的高级顾问,并担任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

现在,X 有望在 2022 年马斯克上任后实现广告增长的第一年。据 eMarketer 称,X 预计将在美国创造 13.1 亿美元的广告销售额,同比增长 17.5%。全球的情况也类似,销售额预计将增长 16.5%,达到 22.6 亿美元。

Emarketer 首席分析师 Jasmine Enberg 向彭博社表示,由于大型广告商纷纷重返广告市场以讨好特朗普政府,部分广告支出的增长是受到厂商的恐惧心理所驱动。(来源:腾讯新闻)

vivo 宣布成立「vivo 机器人 Lab」,正式进军机器人行业

vivo 宣布成立"vivo 机器人 Lab"进军机器人行业,计划 3-5 年打造原型机,未来将推出面向家庭和个人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vivo 将依托在 AI 大模型与移动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专注研发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让机器人能"看得懂场景,听得懂需求,给得了回应";

作为手机厂商,vivo 在移动影像技术、空间感知、设备互联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为机器人提供高效视觉感知系统和智能交互能力。(来源:机器之心)

图片

曝贾扬清AI创企卖身英伟达!员工仅 20 人,身价数亿美元

英伟达计划以数亿美元收购 AI 大牛贾扬清创办的 Lepton AI,该公司主营英伟达 GPU 服务器租赁业务,员工仅约 20 人;

Lepton AI 成立于 2023 年,由"Caffe 之父"贾扬清离开阿里云后创立,已获 11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向创企提供 GPU 和 AI 应用构建管理软件;

分析认为此次收购是英伟达进军云服务和企业软件市场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应对 AWS 和谷歌等云服务商开发低价替代芯片的竞争。(来源:智东西)

OpenAI 宣布升级 GPT-4o 并面向所有付费用户开放,免费用户仍需等待数周

3 月 28 日消息,OpenAI 今日发布公告,宣布为 ChatGPT 中的 GPT-4o 带来了一些功能上的更新,并确认升级版 GPT-4o 已面向所有付费用户开放,而免费用户还要再等几周。

GPT-4o 本次更新聚焦四大核心部分:

  • 多指令解析优化:显著提升对包含多重需求的复杂指令理解能力

  • 技术问题处理增强:强化复杂技术及编程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案生成

  • 逻辑推理与创造力提升:增强创新性思维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能力

  • 交互界面精简:减少表情符号使用频率,优化专业场景对话体验(来源:网易)

 

人形机器人生产节奏渐趋明确,多家公司布局丝杠产品

行星滚柱丝杠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与「肌腱」,用于实现旋转与直线运动的转换。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和运动控制,如手臂、腿部以及灵巧手等,是实现精准移动和稳定支撑的重要部件。

从产业链人士处获悉,按照当前的价格标准,在一台人形机器人中,丝杠的价值量占比约为 20%。目前双林股份、五洲新春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纵向切入行星滚柱丝杠业务,但该赛道尚属蓝海阶段,头部供应商尚未形成。

与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一样,供应链还处于小规模试错、「投石问路」阶段。但是,随着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节奏渐趋明确,在尺寸与性能之间实现更好平衡、成本更低的丝杠产品,有望获得更大竞争优势。(来源:上证报)

图片

任天堂发布「Nintendo Today」官方资讯 App

3 月 27 日消息,在备受瞩目的任天堂直面会(Nintendo Direct)的尾声,任天堂公司意外公布了一款全新的官方移动应用程序——「Nintendo Today」,旨在为全球玩家提供一个集中获取任天堂各类最新资讯的官方渠道。该应用将同步登陆 iOS 和 Android 移动平台。

图片

任天堂官方对「Nintendo Today」的描述是:「这款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就像一个每日日历,它将为你带来喜爱(来自特定系列)的任天堂游戏及角色的丰富内容,包括最新消息、相关视频以及趣味漫画等。」

此次发布正值任天堂业务蓬勃发展、多线并进的关键时期。除了计划于今年发布备受期待的新一代游戏主机外,公司近年来已成功将触角延伸至主题公园、动画电影等领域,并陆续推出了如「Alarmo」闹钟应用、「Nintendo Music」流媒体音乐服务(同样是移动应用)等创新产品,甚至还开设了官方博物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一款能够整合所有官方信息的应用程序,无疑能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追踪任天堂的多元动态,显得十分合乎时宜。(来源:IT 之家)

「iPhone Fold」或将采用创新的抗变形非晶态金属玻璃铰链

上周有报道称苹果的书本式可折叠 iPhone(我们暂时称之为「iPhone Fold」)将使用液态金属铰链来提高耐用性并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屏幕折痕。

据微博账号刹那数码报道,苹果已为 iPhone Fold 的铰链机构选择了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行业分析师郭明錤此前曾提到苹果使用「液态金属」,这是同一产品的常用营销术语。

图片

与具有规则、重复晶体原子结构的传统金属不同,金属玻璃具有无序原子排列,更耐弯曲、变形和凹陷的特性。通过快速冷却技术实现,其独特结构比钛合金硬度高 2.5 倍。它还具有光滑、光泽的表面,使其在外观上与不锈钢相似。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的可折叠 iPhone 展开后主显示屏尺寸为 7.8 英寸,外盖显示屏尺寸为 5.5 英寸。该设备预计将采用类似于三星 Galaxy Z Fold 的书本式设计,而不是翻盖式设计。

据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 称,苹果首款可折叠设备售价约为 2000 美元,预计将于明年推出。(来源:新浪)

图片

OpenAI 的作图功能暴露了 AI 带来的版权问题

ChatGPT 的新 AI 图像生成器上线仅一天时间,社交媒体上就已经充斥着吉卜力工作室风格的 AI 生成图像。吉卜力工作室是日本一家备受追捧的动画工作室,曾制作过《龙猫》和《千与千寻》等卖座电影。

OpenAI 的最新更新紧随 Google 在其 Gemini Flash 模型中发布类似的 AI 图像功能之后,该功能在 3 月初也引发了热议,当时人们使用它来去除图像中的水印。

图片

OpenAI 和 Google 的最新工具使重新创建受版权保护作品的风格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只需输入文本提示即可。这些新的 AI 图像功能似乎重新引发了对多起针对生成式 AI 模型开发者的诉讼的核心担忧。如果这些公司正在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进行训练,那么他们是否违反了版权法?

律师事务所 Neal & McDevitt 的知识产权律师 Evan Brown 表示,GPT-4o 的原生图像生成器等产品目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Brown 表示,风格并没有明确受到版权保护,这意味着 OpenAI 仅仅通过生成看起来像吉卜力工作室电影的图像似乎并不违法。

然而,布朗表示,OpenAI 有可能通过用吉卜力电影的数百万帧来训练其模型,从而实现这种相似性。即使情况确实如此,一些法院仍在裁定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训练 AI 模型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保护范围。

《纽约时报》和几家出版商正在积极起诉 OpenAI,声称该公司在没有适当署名或付费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训练其 AI 模型。其他领先的 AI 公司也面临类似的诉讼,包括 Meta 和 AI 图像生成初创公司 Midjourney。(来源:游民星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