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邵阳市双清区汽车站街道“邻聚”党群服务项目实践探索

央广网邵阳3月28日消息(记者杨清 通讯员邹小艳)“以前总为教育孩子犯愁,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指导,还能参加亲子活动,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在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汽车站街道百寿亭社区“清合力·邻聚”党群服务站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现场,居民郑大姐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前几日,这场由街道与区妇联联合开展的“向阳花”行动,正是汽车站街道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该街道以双清区“清合力”党建品牌为引领,打造“邻聚”党群服务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治理新格局

一直以来,汽车站街道以“清合力”品牌为引领,构建“1+5+N”联建架构,整合社区、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及“三长”队伍,形成条块联动的治理体系,5大联建组可联动N个区内资源。

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社区党委牵头,联合机关单位争取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社会组织负责协调居民意见,“三长”队伍挨家挨户宣传改造方案,成功推动小区基础设施更新,曾经破旧的小区旧貌换新颜。吸纳45家联点单位、企事业单位作为“红色合伙人”,建立“吹哨报到”机制。

通过社区“点单-派单-接单”模式,联动区委组织部、文旅局等单位打造“微党课”“非遗课堂”,协同医院、高校等开展义诊、招聘、法律咨询等12类服务,全年解决需求300余项。聚焦“一老一幼”建成6大功能服务空间,集成便民服务、暖心驿站等7类功能。推出“清合力·邻聚”16个特色项目,涵盖红色影院、梦想课堂等内容,实现服务资源“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服务群众“零距离”,创新治理新模式

在汽车站街道百寿亭社区,因院落下水道反复堵塞,小组长了解情况后,召集居民代表在议事亭讨论,通过议事矩阵向社区反映,社区遂联系区直部门协商处理,一周的功夫就完成了下水道改造。

图片

汽车站街道百寿亭社区文明实践站(央广网发 邹小艳 摄)

近年来,该街道打造标准化党群服务阵地,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组建“35+124+642”三级“三长”队伍,建立“邻聚力”议事矩阵,通过议事亭协商解决路灯安装、业委会选举等治理难题。同时依托党群服务站整合多方治理力量,设立便民服务亭配备20余种应急设备,开展反诈宣传、义剪缝纫等公益服务。

建立“微心愿”清单,全年开展环境整治、技能培训等27场志愿活动。独居的李奶奶希望有人帮忙打扫卫生,社区将她的微心愿发布后,志愿者们很快上门服务,让李奶奶的家干净整洁。

街道还组建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银龄先锋队等7支队伍,推动资源下沉。2024年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普法讲解等服务920人次,惠及全龄段居民。

乐居睦邻聚人心,共享和谐新风气

“社区为我们这些老人考虑周到,服务完善,住在这里我很安心,我要为社区的工作点赞。”家住汽车站街道百寿亭社区92岁高龄老人廖中荣说道。

近年来,汽车站街道以党建引领这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聚焦老年群体差异化需求,创新服务载体,召开“共建议事会”。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社区通过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和上门宣传反电诈活动,为老年人实现幸福晚年,享受和谐家居提供了有效保障。

图片

社区居民下象棋(央广网发 邹小艳 摄)

同时该街道升级服务站为“共享客厅”,兼具社交、会议、娱乐功能,促进居民从“生人”变“主人”。张大姐为了孩子上学租住在社区,人生地不熟,自从有了共享客厅,她经常来参加活动,结识了许多邻居,如今已完全融入社区生活。

培育“邻文化”生态。举办棋牌、手工活动20余场。组建夕阳红歌舞团等文体队伍,年节期间开展文艺汇演、全民阅读活动,参与居民超920人次。构建全龄友好圈,开设“祖孙课堂”“亲子工作坊”等三代同堂学习项目,形成“老带新、邻帮邻”文化链,实现便民服务、文化传承双提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