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培育形成一批AI应用场景,推动传统制造业在迭代升级中实现新的突破。
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佛山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有31个制造业大类,应用场景巨大。
在新年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佛山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把人工智能嵌入制造业发展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加快催生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推动佛山工业机器人、泛家居等优势产业加速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方向转型。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遇上”AI,佛山制造这次能否抓住机遇?全国两会后,南都佛山携手行业伙伴发起一场圆桌座谈,探讨佛山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家底与短板,实践与机遇。
家 底
超7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AI产业带来数据“基座”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面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在3月19日召开的佛山CIO&CDO大会、佛山市数字经济发展交流会暨佛山市信息协会2025年年会上,佛山市副市长陈新文表示,希望各行各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抢抓发展战略机遇,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向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共同把佛山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地。
在这场席卷而来的AI浪潮中,佛山在什么位置?“家底”如何?
“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方面,佛山走在前列,有三大底气。”佛山市信息协会秘书长孙逊表示,底气首先在政策,佛山从2021年开始以“百亿政策”的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去年9月佛山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行动方案。
第二个底气来自数据基座。目前,佛山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上工业企业超7400家、占比超72%,转型后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6%、成本降低17%,降本增效成效明显。今年佛山的目标是,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并带动全市10.6万家工业企业加快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
“这些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丰富的‘基座’。”孙逊表示,第三个底气来自生态。佛山建设全省首个地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创新成立人工智能生态对接机制“20人会”,由各大运营商、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以及本地人工智能服务商共建的生态对接机制,“挖掘场景应用、进行供需对接,把生态搭建起来”。
城市级人工智能算力调度中心 可调度算力达6000P
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提出要实施“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优化“1+N”多元算力供给体系。
其中的“1”,就是指1个城市级人工智能算力调度中心,即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
2024年7月,在佛山市政府指导下,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发布了“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平台,平台在去年10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构建起覆盖20+行业大模型、百余种AI产品、150+应用场景的智能矩阵,提供可调度算力6000P,近100家企业借助平台成功实现业务升级。
6000P是什么概念?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人工智能赋能运营中心总经理方桃告诉记者,“这就相当于可以满足佛山制造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算力”。
这个市级调度中心,又擅长做什么?
“对于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平台,政府有非常明确的定位,首先是要打造类京东的人工智能应用超市,让佛山全行业都能轻松找到其使用场景;第二个目标是让佛山的企业像用水电一样便利使用算力;第三是在2026年至2027年,将通过可实现数据交易,为佛山制造业带来数据经济价值。”方桃介绍。
“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成立将大力降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让广大企业‘用得起、用得好’。”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甘志宇表示,“人工智能+”并非大企业的专属特权,广大企业只要找到应用场景的“小切口”,同样能实现发展质的飞跃。
搭建产业集群转型平台 赋能中小企业“抱团”发展
数据显示,佛山有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0万家工业企业。
在数字化转型时,龙头企业“示范转”、产业链条“协同转”、产业集群“抱团转”的路径,在拥抱人工智能的新阶段同样适用。以1万带动10万,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来。
近日,央视等媒体关注佛山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国产AI大模型,已实现30种AI+应用场景。
“在佛山市引导下,企业从2022年起就开始搭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平台。如果说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有‘大’和‘全’的特性,那么这个平台所具有的就是‘专’的特性,专注装备制造领域。它是一个智能体,也是一个小模型,这个小模型后面接了很多个大模型。”广东腾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璐介绍,企业通过搭载DeepSeek-R1、智谱清言等顶尖大模型,已经打造了行业首个AI工业化应用矩阵,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能够为佛山市制造业打造数字化标杆,建设数字化车间和工厂。
据介绍,平台目前已经将推理模型应用于AI排产、AI智能操作、AI数据洞察等多种的AI场景应用,并还在不断深化中。
实 践
AI智能算法让家电更“懂主人”
今年,佛山提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佛山制造业数字化带来的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把人工智能嵌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在家电、家具、陶瓷、纺织等行业构建特色化“AI+”应用场景,让“佛山制造”加速迈向“佛山智造”。
从数字化智能化到人工智能+,万和的实践也是佛山万亿泛家居产业集群拥抱AI浪潮的写照。
“除了边缘算力全屋智能和AI能源耦合,万和目前还在语音、语言大模型的细分应用场景进行深耕,实现人类正常对话式的智能产品控制交互系统。并且逐步建成万和在厨卫及暖通专业领域的小模型,实现产品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模型智能监控和健康预测,实现产品真正智能化运作。”万和电气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光斌介绍,在产品功能优化、用户个性化价值挖掘上,企业将对接有价值的分析推理大模型,“让产品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让产品更懂用户”。
美的集团也在AI布局领域不断深化。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表示,美的中央研究院前不久成立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一方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一方面推进家电机器人化,后者将在近期落地成为现实。
据了解,家电机器人化领域,很多企业也已经落地实施,除了美的,还有云米、德尔玛和新宝等等。
完成自主搬运,布局人形赛道 AI正让机器人更“聪明”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佛山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完整产业链布局。2024年,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
在产量和产业链布局领跑之后,新一轮城市科创竞争中,佛山机器人军团“跑”到什么位置了?
“移动机器人掌握货物的状态分析,完成自主搬运。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应的算法,用AI的方式实时调整线路调度。”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介绍。
前不久,嘉腾自主研发出一款UGV无人地面车,其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导航系统,可负载70吨货物进行自动驾驶,实现厘米级定位,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
还有作为广东机器人产业“七剑客”核心成员,美的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并正加快人形机器人本体的设计和开发。就在前不久,美的的人形机器人也已经亮相,还可以“比心”、跳舞、打螺丝和开瓶盖等。
库卡中国企业业务总经理陈峰介绍,机器人与AI技术结合将可以提升安装调校效率,如通过AI技术实现机器人调试和安装的自动化,显著缩短调试时间,同类型产线最快可以达到一键布局。在售后维保等方面,可以通过联网技术实现机器人的在线监测和故障预测,实现提前预警。“同时库卡内部也在进行AI工具的应用,例如对方案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等,我们有很多AI工具可以实施AI智能编程,工作效率得到更大提升。”
“广东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尤其是佛山顺德机器人产业落地场景丰富。”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柳子恒表示,“后发优势明显。”
破 题
让海量数据开放共享“训练”制造业小模型与行业模型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其中有两个方面赋能,一个是产品的AI化,另一个是生产制造过程的AI化,部署非常明确和具体。”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表示,算力和数据是佛山的两大优势,接下来要考虑如何把工业数据开放、共享,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推动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小模型与行业模型建设。包括每个行业的场景模型,从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五个方面建立AI应用场景。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陈洪波认同。陈洪波表示,佛山沉淀下来的工业数据可以训练AI和智能机器人,“然后在工业领域、在工厂里面把它应用起来,真正变成我们的新质生产力”。
在小模型与行业模型应用方面,佛山已有落地。记者从佛山市信息协会了解到,目前佛山联通以DeepSeek满血版升级部署政务、企业AI助手;佛山电信集合多项AI功能,推出天翼视联网;佛山移动以DeepSeek大模型点亮智慧乡村治理新图景,探索教育“千人千面”新路径;卓维网络推出AI小助手、智印等人工智能产品,重构高效办公新范式;腾一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DeepSeek,成为AI赋能典型案例。
此外,还有中科紫东太初等人工智能“国家队”,以及季华实验室、华为、腾讯云、百度等行业龙头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
“虽然佛山人工智能应用刚刚开始,但是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我会把佛山一些好经验推广到全国,也会把全国一些好的做法带回佛山。”唐冬生说。
人才缺口大、企业很焦虑?“我们佛山有的,企业就会有”
佛山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也需要直面不少“短板”。在南都记者深调研和系列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提到三个关键词:人才、场景和生态。
这也正是佛山政、企、协会和市级平台、服务商携手发力的方向。
“需要龙头带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佛山的龙头企业已经走在前面。家电领域我们有美的、食品饮料领域我们有海天、泛家居领域我们有唯尚,这些公司在DeepSeek出来之前一直在进行大模型甚至是行业模型的深化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孙逊表示,除了龙头企业带动,佛山各类服务商和生态伙伴在帮助企业实现从数字化转型到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共同搭建人工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生态。
共建AI发展生态的目标就是“佛山有的,企业也就会有”,实现抱团共赢。
“这就是佛山市为什么要先建设一个人工智能赋能应用中心,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要帮企业解决所需的人才、应用场景的资源供给和算力等问题。”方桃表示,“企业在佛山发展很幸福,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突然来临,政府已经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大家不用焦虑,也不用担心。”
“我们今年初接入DeepSeek以后受到企业家广泛关注,很多客户非常想知道,到底AI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帮助?”黎璐告诉记者,在开年第二周公司就开始开展产业集群课堂,很多企业拥抱AI的热情被点燃,迫切需要把AI场景快速落地,“目前特别受大家欢迎的是AI排产和AI数据洞察,我们还在不断地挖掘更多的场景,与产业集群企业共同打造更多AI应用场景。大家共同发力让AI更好地赋能制造业,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
采写:南都记者 路漫漫 实习生 赵孟佳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