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降低HbA1c水平,提高目标血糖达标时间。
2.研究共纳入319名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人工胰腺组使用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结合连续血糖监测,对照组使用传统胰岛素注射或泵疗法。
3.结果显示,人工胰腺组HbA1c降低0.6%,基线HbA1c水平较高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4.除此之外,人工胰腺组在目标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水平和长期高血糖事件频率等方面也表现出优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01
近年来,随着新型降糖药物如胰高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已成功控制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7%目标之内。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更强化的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在这种背景下,“人工胰腺”或称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使用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结合连续血糖监测(CGM),相比传统胰岛素注射或泵疗法,能显著降低HbA1c水平,并增加每日处于目标血糖范围的时间,而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02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在北美21家医学中心进行,共纳入了319名确诊至少6个月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所有参与者基线HbA1c平均水平为8.2%,且入组前均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至少三个月。参与者按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人工胰腺组(215例)或对照组(104例)。两组均使用连续血糖监测设备。
研究过程中,人工胰腺组接受了仪器使用的培训,并在使用初期获得了技术支持。主要评估指标包括HbA1c变化、达到目标血糖时间百分比以及安全性等。
研究第13周时,人工胰腺组的平均HbA1c从基线的8.2%降至7.3%,而对照组则从8.2%降至7.7%。这意味着,相比于对照组,人工胰腺组的HbA1c绝对值额外降低了0.6%(P<0.001)。此外,人工胰腺组中有59%的患者HbA1c较基线下降超过0.5%,而对照组这一比例为30%。
对于那些基线HbA1c水平较高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例如,基线HbA1c≥9%的患者中,人工胰腺组的HbA1c从10.3%降至7.9%,而对照组则从9.7%降至8.6%。
除了HbA1c的改善外,人工胰腺组在其他次要结局上也表现出优势:
目标血糖达标时间:人工胰腺组的目标血糖达标时间占比从基线的48%增加到了第13周的64%,相比之下,对照组仅从51%增至52%。这意味着人工胰腺组患者每天有额外3.4小时处于目标血糖范围内。
平均血糖水平:人工胰腺组的平均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高血糖事件频率:人工胰腺组长期高血糖事件频率明显减少。
在安全性方面,人工胰腺组报告了106起不良事件,其中大多数与系统无关。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胰腺组发生了一例不明原因的严重低血糖事件,但在食用碳水化合物后迅速恢复。此外,还有20起与设备相关的非严重高血糖事件,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的低血糖事件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03
本次研究表明,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在已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的情况下,采用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结合连续血糖监测,能够进一步优化血糖控制,尤其适用于基线HbA1c水平较高的患者。这不仅提高了目标血糖达标时间,还显著降低了HbA1c水平,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这种新技术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潜力及其长期效果。
参考
Kudva, Yogish C.,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in Type 2 Diabet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