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异性相处,在不同的阶段,聊天的目的和意义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
在相处初期,建立好感阶段,聊天就是“工具”,是推进关系的重要行为;
在相处中期,确定关系阶段,聊天就是建立“深度链接”的载体,是承载情绪与共鸣的行为;
在相处后期,感情稳定下来,聊天就是“倾听与回应”的载体,是维系感情的行为。
而且,这3个时期双方对于聊天的占比大概是4:4:2。
这篇文章来跟大家聊聊,相处初期,跟喜欢的异性微信聊天,哪些行为不可取?
这些聊天模式,不仅不利于推进关系,还会让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好感“败光”。
-01
“追问式”的无聊对话
在相处长期,喜欢你且主动发起“追求攻势”的人,往往会寻找各种话题跟你聊天。
但不可取的聊天模式,莫过于:“追问式对话”。
换个说法就是:查户口式聊天。
“你家在哪里?”
“你以前在哪里读书?”
“你家里几口人,父母做什么工作?”
“你在哪里上班,你收入多少,你平时忙不忙,你在做什么?”
这些问题,是不是每一条都让你忍不住有拉黑对方的冲动?
或许对方在朋友圈展现的照片,外形气质很符合你的审美;
但对方的聊天模式,却迅速败光你对TA仅存的好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在聊天时对你“过度追问”,背后透露的信号,其实是TA内心对于你,对于你们关系较强的控制欲。
对于被追问的人来说,遭到对方的持续追问,会感到警惕,下意识防备起来;
而且,大脑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些年不好的回忆。
比如被站在高位的人追问,被社会地位高的人,摆出严肃的姿态,询问一些你的问题。
正常的聊天,一定不要追问,这只会破坏你们的关系。
如果你想了解对方,可以试着引导对方主动分享自己,而不是你去追问。
-02
把对方当成“负面情绪出气筒”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你的情绪很好,心态很好,你的能量就高了,这种状态下无论你做什么都很有力气,很有积极性;但是,如果有人打乱了你的节奏,把你拖入“负面情绪的深渊”,你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积极性被打击,驱动力被拖住,你好像陷入周围人给你的这种负面情绪中走不出来了。
跟异性聊天时,这一点同样要注意。
当对方不断给你抱怨,吐槽,将所有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儿发泄在你身上;
发泄完了,他的心情好些了,可你要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很久。
可以适当吐槽,适当抱怨,但要学会察觉对方的情绪波动;
当对方已经无法接受你的负面情绪,你就要学会闭嘴。
每个人对于负面情绪的接收,都是有限度的;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触发防御机制。
-03
总是说一些“扫兴的话”
想象一下:
当你跟异性聊天,分享你一天遇到的开心的事情,分享你的成绩,分享让你感到自豪的事情。
可对方每一句话,都精准落到了你的自尊和情绪上,让你瞬间恼火。
你说:“今天买了一身衣服,我好喜欢这种风格啊”
他说:“你不适合这种衣服,穿上去太胖了”
你跟TA分享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偶像,喜欢的书和电影;
对方的反应不是试图理解你,而是下意识反驳。
“很无聊”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的品味真的很一般啊”
这种聊天行为,只会让对方反感,迅速跟你拉开距离。
无论跟谁相处,扫兴都是一件很败好感,很伤人的行为。
正确的聊天模式是怎样的?
即使你不喜欢,不认可对方所喜欢的,所得到的成就,你也应该保持尊重;
可以不喜欢,但不要否定,贬低对方。
如果你具备引导的能力,完全可以根据对方的喜好,引导对方打开话匣子。
你可以说:“你对电影这么了解,刚好最近剧荒,你能帮我推荐几部吗?”
让出表达的权利,让对方在他擅长的领域去表现,这才有利于关系的推进。
-04
总喜欢炫耀,优越感很强
优越感太强的人,往往会向外界释放一种“攻击性”。
“本就如此”和“优越感十足”有本质的区别。
本就如此的人,是他一直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的生活层次和习惯;
无论和谁相处,这就是他本来的样子,所以他不需要去伪装。
而“优越感十足”的人,是单纯炫耀。
通过炫耀,让别人赞美他,认可他,是一种自恋心理。
而这种人在聊天过程中,明显的表现就是:
表达欲很强。
只会表达自己,分享自己,炫耀自己的一切成绩和经历,只想着让对方倾听;
但是,当对方想要表达和分享时,他就会迅速打断。
聊天方式不规范,只会毁掉亲密关系。
会聊天,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
如果你具备了真诚,具备了理解与共情,适当让出表达的机会,就能更快推进你们的关系。
话题:
跟异性聊天时,哪种行为让你反感?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