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2024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加8300人,是9年来首次同比增长,政府推出生育扶持政策是原因之一。
2.为应对人口问题,韩国双胞胎数量变多,但利用科技填补人口“裂缝”的效果仍存疑。
3.辅助生殖技术在韩国广泛应用,导致双胞胎出生率显著上升,但存在健康风险。
4.另一方面,高昂的育儿成本和家庭照料压力使多胎家庭面临更大经济负担。
5.专家认为,提高生育意愿才是解决人口危机的关键,仅凭辅助生殖技术难以缝合社会“裂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全球生育率垫底的韩国,似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据韩国统计厅2025年2月26日发布的《2024年人口动向调查》,韩国2024年新生儿数量同比增加8300人,这是韩国新生儿数量9年来首次同比增长。不止于此,韩国《朝鲜日报》2月28日报道称,2023年的23万名新生儿中,多胎儿有1.26万人,占比5.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两倍。
为应对人口问题,韩国双胞胎数量变多与政府不断推出生育扶持政策有关。近年来,韩国推行辅助生殖技术,降低试管婴儿(IVF)等技术的使用门槛,双胞胎比例出现“飙升”。但存疑的是,利用科技真的能填补韩国的人口“裂缝”吗?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1日,韩国首尔,韩国代理总统崔相模(中右)在政府综合大楼主持人口政策会议。(视觉中国/图)
第一个“消失的国家”?
“韩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消失的国家。”
2006年,牛津人口研究中心学者大卫·科尔曼曾发出警告。科尔曼的研究指出,韩国生育率低下以及人口结构等问题,可能导致未来人口规模急剧萎缩,甚至面临国家存续的危机。
众所周知,近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为全球最低。但韩国人为何如此“抗拒”生育?
归根结底,沉重的经济压力、对职业发展的追求以及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是韩国年轻人目前难以跨越的三座“大山”。
经济或许是影响韩国人婚育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住房负担、教育与育儿成本、就业的困境。无一不是韩国年轻人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
而住房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韩国,实际上绝大多数工作机会都集中在首尔及京畿地区,这也导致了这两个地区人口密集,住房资源时常供不应求。
为了在首都圈发展,不少韩国年轻人选择租房。而全租房是韩国流行的一种独特的租房形式。租客一次性支付高额保证金,通常为房价的50%-80%。在合同期内,通常为1-2年无需支付月租,合同到期后房东全额退还保证金。
简单来说,进行全租的租客可以节省每月租金支出,同时保证金在合同期内“无息存款”。而房东在将房子租出去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大笔资金,在此期间可以利用保证金进行投资或贷款。看似减轻了住房负担,但这一租房模式实际上却让投资变得更加恶性,让韩国年轻人的收入逐渐跟不上“飙升”的房价。
韩国国土交通部2023年12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以2022年数据为准,普通民众需不吃不喝15.2年才能在首尔购买房产,而在首都圈购房则需要9.3年的积蓄。购房需要大量资金,让许多年轻夫妇对生育计划“望而却步”。
为提升生育率,降低韩国年轻夫妇的经济压力,在过去十多年间,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以推动家庭生育,覆盖经济、住房、职场等多个层面,累计投入超360万亿韩元。
其中,从2024年起,1岁以下婴儿家庭每月可获100万韩元,约5000元人民币。而有2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可优先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并享受低利率贷款。
此外,为缓解女性的压力,从2024年开始,韩国将带薪育儿假的时限从三个月增加到六个月,适用对象为孩子出生18个月以内的父母,女职工在生育时享有产假。怀孕期间,女职工享受的产假为90天;分娩后,女职工的产假增加至120天。
“由于政府提供补贴,我们个人无需承担任何医疗费用,包括医疗检查、新手父母培训、必要的补充品等。同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我们每月可领取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00元的补助金。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补助金额将逐渐减少。”John来自韩国,今年33岁,是一名酒店企业家,同时,他也是一个两个月大婴儿的父亲。
纵使政府资金投入不少,让有生育计划的夫妇从中获益,但据韩国统计厅《2024年人口动向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为0.75,这一数值仍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面对多年跌入谷底的生育率,韩国开始“另辟蹊径”,推行辅助生殖技术,包括降低试管婴儿(IVF)等技术的使用门槛,并将相关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希望与代价
“试管婴儿技术的初衷,是帮助生育困难的夫妇实现生育梦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婷婷向南方周末介绍,“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技术通过超促排卵获取多个卵子,在体外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随后选择1到2个胚胎移植到子宫内,以提高成功率。”
在自然受孕的情况下,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仅为1%左右。然而,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在韩国的广泛应用,韩国双胞胎出生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然而,这一现象在展现现代医学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
李婷婷指出,“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主要表现为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腹水、胸腔积液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并发症。”她补充道,轻度OHSS患者可通过居家休息恢复,但中度和重度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此外,双胎妊娠对母体代谢和身体机能的过度消耗,进一步放大了孕期并发症的可能性。妊娠期母体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大幅上升,胎膜早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这直接推高了早产概率。
“双胞胎早产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数据显示,双胎早产率超过80%。”李婷婷强调。
种种因素的交织叠加,使得双胎妊娠的母体健康风险远高于单胎妊娠,让这一希望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场对生命韧性的严峻考验。重要的是,“代价”不是单方面影响母体的,对于胎儿也同样存在。
“早产儿出生后常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脏器发育不全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李婷婷介绍,研究表明母体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发育具有深远影响,包括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如孤独症风险增加,以及多种脏器的发育不完全,这些健康隐患可能伴随早产儿一生,甚至影响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
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韩国长期低迷的生育率带来了一线曙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产妇和婴儿健康高风险的弊端。这些潜在的医疗风险或许会引发新的隐忧,进一步影响韩国社会的未来。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年轻群体生育意愿下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戴胜利教授对南方周末说。
不只韩国,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生育这一曾经被视为“人生必经阶段”的选择,如今正逐渐转变为一种“个人自由”。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年轻人更关注自我的生活体验与价值实现,多样化的消费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迁,则进一步弱化了生育的紧迫性。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1日,韩国首尔,一家大型超市的进口奶粉销售区。根据韩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统计数据,韩国2024年奶粉进口量达到4912吨,创历史新高。(视觉中国/图)
连锁反应
韩国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解决国家人口危机,但其推行产生的影响,绝不止一个。
高昂的育儿成本,是一个家庭不得不面对的支出。
一胎多孩,让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过去,一对夫妻照顾一个孩子尚可勉强应对,随着多孩家庭的增多,夫妻双方往往难以独立承担照料责任。
由于夫妻双方通常至少有一人需要外出工作,家庭内部照料孩子的人手不足问题愈发凸显。这种现实压力,迫使家庭不得不寻求外部支持,无论是雇佣保姆,还是与父母协商照料,家庭经济负担都难免显著增加。
此外,戴胜利指出,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可能存在缩短生育间隔的现象,也压缩了女性的休养时间和职业发展空间。而这种变化导致家庭收入增长放缓,进一步加剧了多孩家庭的经济压力。
残酷的是,育儿成本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水涨船高”。“韩国学校提供的教育,费用并不高。除了膳食和课外活动,其他都是免费的。为孩子花得最多的钱,是课外教育中心的学费。”John介绍,“韩国家长有一种心态,为了让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学校,他们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和课外教育中心,每天学习到很晚。”
“如果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拼命学习,就能考上大学。但如果每天睡五个小时,就会落榜。”
韩国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在世界上可谓“名列前茅”。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4年韩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52万,较2023年增加了1.8万人,创下近21年来的新高。
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将目光聚焦于韩国顶尖大学。为了冲击这些名校,巨额的兴趣班和补习班支出几乎成为养育孩子的“标配”。尽管韩国政府不断推出政策补贴,但这些补贴对于高昂的育儿成本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除此之外,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或许早已超越家庭经济范畴,正以更广泛的形式影响着社会。
在韩国职场,性别歧视始终是横在女性职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看不见的晋升通道、平均薪资比男性低、因产检请假被标记为低效员工等现象,迫使许多女性在黄金职业期对婚育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
“尽管公司年报显示女性职员占比55%,但高管的名单中极少有女性的名字。”Mina是一名28岁的韩国广告公司职员,“国家确实是在鼓励生育,但为了更好的个人发展,我近几年内可能还不会进一步考虑婚育。”
现实中不少女性在职场中本就存在焦虑。更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首尔怀孕分娩信息中心曾发布《孕妇指南》建议孕妇分娩前需为丈夫备足生活用品、妊娠期间应持续承担家务。在引发女性群体大规模抗议的同时,也将女性婚育的焦虑“推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由于每年的预算总额存在限制,资金在某一领域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其他领域的预算减少。这种资源的重新分配,意味着在优先满足某些需求的同时,其他领域可能会面临资金不足的挑战。”戴胜利说道。
实际情况是,多胎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面临多种并发症风险,同时新生儿早产也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些情况无疑会占用韩国大量的产科资源,包括医院的设施、医生的时间以及其他医疗支持,同时其他疾病公共卫生预算难免受到影响。
“辅助生殖技术能帮助到有意愿生的人怀孕成功,这本身是值得鼓励的方向。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存在部分生育意愿不高的人群,如何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才是解决人口危机的关键。”戴胜利说。
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力量长期交织的结果。
韩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推行,或将为其带来短暂的“人口繁荣”,但仅凭技术似乎也难以缝合社会的“裂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低迷等深层次问题和挑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