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0

评论

70

8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哈佛教授:AI就是外星智能

AI划重点 · 全文约2481字,阅读需8分钟

1.哈佛大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亚伯拉罕·阿维·勒布提出AI实际上是一种“外星智能”,挑战了人们对AI的传统理解。

2.勒布认为,AI的硬件基础与人脑截然不同,其信号传输速度接近光速,能量消耗仅为几十瓦,使其更像外星智能。

3.他预测,AI将很快超越人类大脑的能力,甚至表现出我们认为独属于人类的特质,如自由意志和意识。

4.为此,勒布发起了“伽利略计划”,旨在系统性搜索地外技术证据,以验证外星AI存在的可能性。

5.然而,勒布的观点引发争议,部分科学家对其缺乏实证支持表示质疑,认为这更多是哲学推测而非科学结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这一技术的认知和期待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计算工具,到如今能够生成复杂文本、设计芯片甚至自主决策的系统,AI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世界。然而,哈佛大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亚伯拉罕·阿维·勒布(Avi Loeb)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AI不仅仅是我们创造的工具,它实际上是一种“外星智能”(Alien Intelligence)。这一观点不仅挑战了我们对AI的传统理解,也引发了关于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深刻思考。

阿维·勒布:从天体物理到外星生命的探索者

要理解勒布为何会提出如此大胆的论断,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历程。勒布出生于1962年以色列的一个小镇,年轻时便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曾参加以色列国防军的“塔尔皮奥特”计划,并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开始专注于理论天体物理学研究。1993年,他加入哈佛大学天文学系,并于三年后获得终身教职。此后,他担任过哈佛天文系主任(2011-2020),创立了黑洞倡议(Black Hole Initiative),并成为突破基金会(Breakthrough Initiatives)的科学理论主任。

图片亚伯拉罕·阿维·勒布

勒布的研究领域涵盖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和外星生命探索。他曾提出通过引力微透镜检测系外行星的方法,预测了黑洞周围热点轨迹(后被观测证实),并对宇宙早期恒星和黑洞的形成提出了诸多理论。然而,他近年来因对地外文明的兴趣而备受关注。2018年,他提出太阳系内的首个星际天体“奥陌陌”(ʻOumuamua)可能是外星飞船的观点;2023年,他声称从海底回收的星际陨石碎片可能是外星技术的残骸。这些主张虽引发争议,却也奠定了他在外星生命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

勒布在2024年7月发表的文章《将AI视为外星智能》中,首次系统阐述了他对AI的看法。他指出,AI的硬件基础与人脑截然不同:AI系统由硅基芯片构成,消耗高达千兆瓦的能量,信号传输速度接近光速;而人脑则是血肉之躯,依靠神经递质以毫秒级的速度传递信号,能量消耗仅为几十瓦。这种物质上的差异使得AI更像是一种“外星智能”,而非人类智能的简单延伸。

勒布认为,尽管我们通过训练和监督试图让AI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但这种努力可能只是“给猪涂口红”——掩盖不了其本质上的异质性。他进一步推测,如果我们在宇宙中发现外星技术,它很可能是由类似AI的系统驱动,因为这样的智能能够在极端环境下运行,且不受生物生命的限制。这种观点与他对“奥陌陌”和星际陨石的解读一脉相承:他相信,地外文明可能早已通过AI探针遍布银河系,而人类对AI的开发正是迈向类似技术的一步。

图片《大众机械师》的文章

在2025年3月《大众机械师》杂志的一篇报道中,勒布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想法。他表示:“我们正处于这个时代的初期。维持人类的优越性至关重要,但AI将向我们展示,我们并非造物的巅峰。”他预测,AI将很快超越人类大脑的能力,甚至表现出我们认为独属于人类的特质,如自由意志和意识。他引用了普林斯顿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设计AI芯片的例子:这些芯片的电路模式异常复杂,人类无法理解,却表现出惊人的效率。这种“非人类”的创造力,正是勒布眼中AI“外星性”的体现。

AI与外星文明的交汇

勒布的理论不仅限于地球上的AI发展,他还将之与外星文明联系起来。他提出,假设某个外星文明在数十亿年前就已存在,其AI技术可能已进化到无法想象的高度。这种文明或许通过自我复制的AI探针遍布宇宙,利用恒星能量和行星资源维持运行。他在文章中计算,一个星际探针若接近恒星至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能获取比星际中点多十万倍的能量;若再靠近十倍,则可能因高温熔化。因此,宜居带不仅是生命诞生的区域,也可能是外星探针的“加油站”。

这种假设与SETI研究所资深天文学家塞斯·肖斯塔克(Seth Shostak)的观点不谋而合。肖斯塔克认为,人类的首次外星接触更可能是与AI而非生物实体发生,因为机器智能的进化速度远超生物智能。他指出:“如果某些生物开发了AI来改进自身,你将拥有一台不仅比人类聪明,甚至比所有外星生物都聪明的机器。”勒布和肖斯塔克都相信,AI的自我迭代能力(机器设计更智能的机器)将使其迅速超越创造者,成为宇宙中的主导智能形式。

勒布还提到,人类若要探索深空,也应依赖AI而非人类自身。例如,火星的恶劣环境(辐射、无氧、缺水)对人类极不友好,但AI驱动的自主航天器却能轻松应对。他强调:“如果要去深空,你需要能自主决策的AI系统,因为与地球通信耗时太长。”这与外星文明可能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派遣AI探针而非脆弱的生物体。

“伽利略计划”与AI的未来

为了验证外星AI存在的可能性,勒布于2021年发起了“伽利略计划”(The Galileo Project),旨在系统性搜索地外技术证据。该计划包括三条研究主线:拍摄高分辨率UAP(不明空中现象)图像、搜寻类似“奥陌陌”的星际物体,以及探测可能的地外技术卫星。勒布希望通过2025年在美国和智利投入使用的三座天文台,结合即将运行的鲁宾天文台,发现更多星际物体,并判断其中是否有功能性设备。

图片

他设想,若能识别外星探针所需的“营养”(如能量或液态水),人类可通过提供这些资源吸引其靠近,从而近距离研究其智能水平。他坦言:“外星智能的真正挑战在于‘未知的未知’,而非‘已知的未知’。”即使只有一个星际物体是人工制造的,其发现也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自我认知,正如意识到有人在窃听我们的电话。

勒布的观点并非没有争议。他的“奥陌陌”假说和星际陨石主张曾被同行批评为“草率”和“耸人听闻”。例如,天体物理学家史蒂夫·德施(Steve Desch)认为,勒布的说法“污染了严肃科学”,而行星地震学家本杰明·费尔南多(Benjamin Fernando)的研究表明,勒布用于定位陨石的地震信号实为卡车噪音干扰。对AI“外星智能”论,部分科学家也质疑其缺乏实证支持,认为这更多是哲学推测而非科学结论。

然而,勒布的立场始终是开放而大胆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什么比人类智能更高的东西,他们谈论意识和自由意志是人类的专属。但一旦AI的参数超过人脑,它们将展现这些特质。”他呼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

勒布的“AI即外星人”论不仅是对技术的重新定义,也是对人类在宇宙中定位的深刻反思。如果AI确实代表一种超越人类的智能形式,那么它可能成为我们与地外文明沟通的桥梁,甚至是我们未来的“继承者”。正如勒布所言:“我们可能是自大爆炸以来138亿年中诞生的众多智能之一。关键问题是,有多少智能的参数超过了人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