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15

1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城市ESG|北京、上海和深圳,一线城市的ESG“雄心”

2025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带来了《关于加快先试先行,把北京打造成全球ESG高地》的提案。

这是他连续两年提出关于北京市发展ESG的建议。2024年北京两会期间,他带来了《关于加快将北京打造成为ESG先行示范区》的提案。

提案之外,北京市在ESG领域动作不断。2024年6月,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随后,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立足朝阳区的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方案。

2025年初,北京市审计局2025-2027年度金审工程三期(政务云租赁)云计算服务采购项目顺利完成招标采购。该项目率先试点将“披露ESG报告”纳入供应商中标条款,成为首个实现将ESG体系建设与政府采购场景联动的政府采购项目。

2025年3月20日,中关村延庆园正式发布《2024年中关村延庆园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全方位展示了园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大维度下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与成果。

目前,中国内地四座一线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ESG发展的政策文件。一时间,ESG仿佛成为城市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金钥匙”。

21世纪被称为“城市”的世纪,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根据联合国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UN-HABITAT)发布的报告,2007年,在人类历史中城市人口占比首次超过一半;2023年,全球5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至72%。

大规模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城市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贡献了全球80%以上的GDP;城市也是实现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平台,作为创新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涌入。另一方面,城市也是很多全球性问题的根源,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民窟问题等,据统计,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气污染源,排放了全球约75%的二氧化碳。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关键的全球性议题之一。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会上通过了《新城市议程: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基多宣言》,提出要利用城市化带来的机遇,发挥城市化促进实现变革型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为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深圳市、太原市、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9年5月,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湖南省郴州市、云南省临沧市、河北省承德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市、徐州市、鄂尔多斯市、枣庄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而ESG理念和方法提供了一种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ESG”基本包括了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等)、社会(城市居住的包容性、公正性等)和治理(透明和高效的城市管理等)。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利用ESG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向全球传递了关于建设可持续城市的思考和雄心。

北京:打造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

2024年6月14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立足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促进北京市ESG体系高质量发展的20条具体行动和措施。

随后,10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北京市朝阳区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深化ESG体系建设、持续提升ESG特色竞争力、打造ESG示范试点、丰富和深化ESG实践和完善ESG保障机制五项重点工作。

图片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ESG政策定位高远,政策目标明确。方案明确提出要成为“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

从北京市的资源优势和禀赋看,北京市打造ESG高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发挥政策先导作用,打造ESG体系高地。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国务院部门所在地,也是联合国驻华机构、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北京办公室等国际机构所在地,可充分发挥政策先导作用和国际交流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ESG体系。

其次,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打造ESG生态高地。北京市可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商协会、咨询机构、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聚集地的优势,打造服务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ESG生态系统,拓展ESG服务市场。

第三,发挥人才优势,打造ESG人才培养高地。北京市可结合高校资源、研究机构以及服务机构资源,培养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所需的ESG专业人才。

除强调信息披露、生态体系建设、评级体系发展、实践丰富深化、试点示范和监管体系等内容,北京市ESG政策还特别关注协调发展,包括促进京津冀ESG协同发展,推动三地加强ESG协同发展总体方案设计,促进京津冀人才、金融、技术、信息等ESG要素流动;也兼顾了不同类型企业的ESG发展,如支持引导相关机构建设公益性、简易、轻量化ESG信息管理与披露系统,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和自我评价。

图片

上海: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ESG先锋城市

2024年3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了《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作为全国首个省级ESG行动方案,该方案对标国际,立足本土,旨在全面提升上海涉外企业ESG能力和水平、树立ESG理念,打造出既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又兼具中国特色的企业ESG标准体系。

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到2026年,基本形成上海市政府、行业组织、涉外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涉外企业ESG生态体系。上海市涉外企业ESG理念全面树立,企业ESG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力争具有涉外业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实现全覆盖、民营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率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企业ESG报告编制及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上海ESG工作在国内及国际的影响力。大力引进一批ESG领域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认可的本土ESG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ESG专业服务能级和水平。发布一批涉外企业ESG优秀案例,进一步发挥ESG创新生态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

上海市ESG政策的显著特点是聚焦于涉外企业ESG能力提升。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金融中心,上海市ESG政策具有国际视野、市场导向等特点,同时关注ESG金融产品创新、培育ESG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

在国际视野方面,上海市ESG政策强调发挥绿色低碳产业基础良好、专业服务业发达、企业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以涉外企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导向,聚焦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进出口贸易等重点领域,依托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等主体,积极推动上海市涉外企业加快提升ESG能力和水平,打造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兼具中国特色的企业ESG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涉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强调发挥浦东新区及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作用,全面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和ESG国际标准,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率先开展高水平、国际化ESG能力建设。

在市场导向方面,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枢纽,上海市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股交中心及上海数据交易所等多层次市场平台,为上海市ESG相关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推动。“ESG市场增效赋能行动”成为上海市ESG政策提出的三大行动之一。

在创新ESG金融服务和产品方面,上海市ESG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产品研发、投资决策等方面积极践行ESG理念,完善公司治理,主动开展ESG信息披露;支持金融机构、交易市场等主体加强ESG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丰富ESG指数产品供给;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为ESG评级高的企业提供利率优惠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参与符合ESG理念的国际建设项目,提供信贷、股权、债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依托上海金融市场发行ESG主题债券;支持ESG表现良好的企业发行上市。

在培养壮大ESG专业服务机构方面,上海市ESG政策兼顾引进和培育,提出支持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拓展ESG服务范围,提升ESG国际服务能力,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ESG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落户;汇总动态推出上海市ESG专业服务机构信息,加强与涉外企业对接;加强ESG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引导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不断完善行业诚信自律机制和职业道德准则。

深圳:建设国内外ESG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3月18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深圳市ESG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这也标志着深圳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出台推动ESG发展的系统性政策的一线城市。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制定不少于10项ESG相关标准指南,培育或引进不少于10家ESG披露、鉴证、评级知名服务机构,培育不少于3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实践先锋企业,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产品规模及服务效益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头部企业ESG高水平实践、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高标准建设、ESG投融资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图片

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ESG政策除强调ESG生态建设、丰富ESG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ESG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外,还有两个显著特征。

深圳市ESG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聚焦关键领域和环节,分类施策。深圳方案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市属国有企业、外贸企业、民营中小企业、ESG咨询服务机构等,并对不同领域提出了不同的ESG发展要求,如针对外贸企业,提出鼓励外贸企业积极采用绿色设计理念,实施绿色制造技术,建立涵盖各主体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传导ESG披露要求,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绿色转型。推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外贸龙头企业与对外贸易伙伴ESG政策对接,将ESG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推进ESG体系建设,完善ESG数据管理,建立能源消耗、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等关键数据采集机制。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快拓展外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碳标签评价服务。

同时,围绕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和20大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布局,支持开展福田金融服务、罗湖商贸时尚、南山高端装备制造、宝安智能终端、龙岗绿色低碳、龙华数字能源、坪山智能网联汽车、光明新材料等ESG产业创新试点,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开展“ESG+数据交易”“ESG+科技服务”“ESG+法律服务”试点,探索ESG新型商业模式。

深圳市ESG政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推动ESG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其政策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扩大ESG数据资源供给。推进ESG数据资源“一数一源”,依法合规开展生态环境、能源资源、市场监管、知识产权、行政处罚、安全生产等政务数据有序开放,鼓励探索开展ESG相关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升ESG公共数据获得便利性。鼓励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等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建立企业或行业数据空间,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要求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放数据,建立具备行业特色的ESG专题数据库。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观测站网和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高精度连续碳监测技术的应用。

此外,积极推动ESG数据开发利用。依托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深碳云”、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碳账户等,健全完善ESG数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供ESG政策、法规、标准、报告、评级等信息查询服务。支持数据服务商、ESG咨询机构创新开发ESG数据汇集、治理、决策咨询等数据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鼓励探索ESG多元化数据流通交易,为金融机构产品开发、投融资管理、风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南方周末研究员 孙孝文

责编 邹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