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领克900开启了预售。本以为起步都得40万往上的新车,预售价竟然被定在了33.00-43.50万元之间。不得不说,这样的售价区间让很多人都觉得意外,毕竟,怎么说这也是领克冲击高端SUV领域的“先行军”,就算是主打性价比,也得拿出点“牌面”来。
不过,领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领克900一上来就有点“打破常规”的预售价,已经摆明了告诉行业,领克要的不是价格带来的所谓“牌面”,而是想另辟蹊径,打赢“平权”这一仗。
而在这个将“高价”与“高端”划等号,用“配置堆砌”PUA用户买单的市场上,领克900能够把“反PUA”进行下去,这可能远比我们去讨论它的价格高低更有意义。
“反PUA”的事总要有人做
没人喜欢被“PUA”,但中国豪华汽车市场中的很多车企,却一直没少用这招。不信大家可以放眼高端SUV市场观察观察,五六十万的高端SUV比比皆是,上了一堆能把PPT页面占满的配置与“黑科技”,却鲜少关心用户买的吃不吃力。关键是营销的时候还总要带上“适合家用”“中产阶级”的标签,好像“中产阶级”就该为这些东西买单,而普通人就算再努力一点,也别想享受这种“高端体验”。
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不好受,消费者对某些车企设置的“陷阱”也早就已经厌倦了。早在前段时间腾势N9预售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针对其定价过高的问题,明里暗里表示现在某些豪华SUV靠高价和堆配置来彰显“高端”。消费者已经逐渐显露出对现状的不满意,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有声量、有实力的车企站出来“反PUA”,大概率会一呼百应。
所以,领克900来了。
根据官方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款基于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SPA Evo开发的新车,其定位智享百变旗舰大六座SUV,是领克品牌当前最高端旗舰产品。而这里的“高端”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字面意思,毕竟,一台具有原创设计,拥有同级领先百变空间,全员舒适与安全平权,以及第一梯队的智能化的大型SUV,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用“高端”来形容它。
“反PUA”的事总要有人做,领克做的显然还不错。虽然是一款4月下旬才会上市的新车,领克900依然在预售首日拿到了超过10000辆的订单量。看得出来,领克这一次的策略又对了,用“反PUA”换来民心所向,其实很划得来。
一身“反骨”的领克900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随波逐流不好吗?领克已经在车圈打出了“高性价比”的口碑,就算是在高端车型上堆一堆配置,定个和其他同级差不多的价格,相信大家也不会多说什么。的确,现在的高端SUV都喜欢堆砌配置,再加上一些看上去颇为炫酷的“黑科技”,毕竟,这么做对车企来说也很简单。有钱的车企砸钱就能做得到,没钱的车企反正也竞争不过,这个赛道如果没有半路上杀出领克900这个“程咬金”,也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了。
不过,从领克900的具体做法上看,领克完全没有要以此“拿捏”消费者的意思。甚至可以说,它不但不准备“拿捏”,甚至还在“自找麻烦”,做了诸多提升场景匹配度的铺垫。比如空间,别人的三排六座是有三排六个座位而已,而领克900的三排六座,其实做的是空间自由。
有同级最宽敞的第一排空间,有同级最宽敞二排空间,二排中央通道宽度甚至超过了MPV;有同级SUV最宽第三排座椅,还有同级领先的前后125mm滑动距离,就连储物空间都比同级大得多。
而大空间不是目的,领克900铺垫了这么多,其实为的还是让用户在各种场景下都能人车适配。至于有多适配,我们简单举个例子。领克900是全球首款配备双180度电动旋转座椅的SUV,二排两个座椅向后180°旋转,可以与三排座椅面对面,中间最大间距足足有1.7m。这意味着,家庭出游、办公、娱乐聚餐,等于各种场景都能在这台车内完成。
不仅仅是场景适配度高,这款车传递的另外一个讯息也很让人欣慰。那就是,这是一台能真正谈“平权”的高端SUV。它的六个座椅全是云感舒压座椅,6座标配了座椅加热、按摩等功能,一二排座椅各装16个按摩气袋,三排座椅还有同级独有8点按摩。另外,这款车还是全球首搭哈曼卡顿31扬 Performance音响系统的SUV,六座都是最佳音场。
包括现在大家重视的智能化方面,这款车也都做得不错。双8295智能座舱芯片,第一梯队的智能座舱生态,还有星睿AI大模型加持,该上配置的地方,领克900一点也没虚。看得出来,家庭用户想要的价值感,领克900其实都懂,也都安排到位了。
其实,相信市面上大多车企都懂,只不过,懂了就不好再“装懂”,这样一来,堆砌的配置自然就不好拿来再讲那套“高端”“高价”的故事了。
领克900成功概率有多大?
关于领克900,可能很多人都会关注它是否能在这个赛道上跑赢的问题。其实,领克900能以“高性价比”的思路玩高端,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而一旦越来越多用户感知到这一点,其在销量上的成功想必也会水到渠成。
当然,领克900成功入局,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印证了领克这些年在发展决策上的正确性。以前网络上流传这么一句话: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大概的意思是,雄鹰靠傲人的翅膀飞向成功,而蜗牛靠专注路线与目标爬向成功。其实,这样的比喻还挺贴合领克的。
在大部分车企都选择随波逐流的时候,领克并没有随波逐流,甚至可以说,它一直都有自己的坚守。比如即便去抄袭那些“烂大街”的设计会更容易,领克还是一直在坚守原创设计,坚持认为原创是有价值的,对每款车的设计投入都是以亿级为单位。或许,这就是我们如今能看到领克900以一种高辨识度的样子出现在市场上的原因。
当然,领克同样也有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的实力。过去这些年,领克一直都在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在别人仍在观望是一条腿走路还是多动力发展的时候,领克早已果断决策,成为了行业鲜有的同时拥有三种动力产品矩阵全场景覆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也正是得益于此,领克才能在纯电与增程的风口上抓住机会,及时参与到不同赛道的竞争中。而在多种动力上进行布局,也让领克在技术实力上快速成长。比如这次领克900在用的领克EM-P技术,就是领克多年打磨的结果。EM-P智能电混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其可以兼顾强动力和低能耗,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智能切换工作状态,可电、可混、可增程。比纯电,续航更持久;比混动,性能更强劲;比增程,能耗更经济。而这些,正是目前的汽车消费者最为在意的部分。
另外一点很值得关注的,就是领克一直在坚持的“高价值”思路。领克一直认为,谈价格不如谈价值,所以,领克每一次推出的新车,都具有“高性价比”的特点。换句话来说,就是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更全面的场景适配度,去超越用户的期待。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领克这些年一直给人一种“高性价比”的印象,但它始终不会像某些低端品牌一样给人带来“廉价”的感受。不管是从领克过往发布的产品中,还是从现在领克900预售大家的反应中,我们都能看出这一点。领克900能在市场上走多高、多远,我们无法直接定论。但在发展上有坚守,有格局,又愿意向着用户的品牌,大概率用户也不会让它输。
结语
我们可以把领克900可以看作是领克向高端SUV领域进攻的“先行军”,不管是“低门槛高配置”还是“反PUA”的思路,或是品牌多年来的积淀,都说明了领克的“野心”并不在某一款车上。其实,领克想打一场关乎“平权”的大仗,这一回,如果领克900能顺利上桌“吃上饭”,以后高端SUV领域可能就不是某几家说了算了。而中国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本就不应该太过局限,当能“说上话”的车企多了,我们的汽车消费者总被“收割”的状况总能改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