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芙蓉营养师
中医所说的脾胃,与现代医学的脾、胃完全不同,传统医学强调脾胃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送营养的重要脏器,同时还参与人体水液代谢,提供肌肉所需要的营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帷表示,中医认为,春季阳气生发,人体肝火会随阳气上升而影响脾脏功能,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健脾”。脾胃功能一旦下降,失去了运化气血的能力,健康就成了“无源之水”。
脾胃好不好,从肤色、行为状态就能看出来。
1️⃣食欲减退: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等,都是脾虚的表现。
2️⃣容易累:脾胃发虚,不能充分运化营养滋养四肢肌肉,人会疲惫无力、少气懒言等。
3️⃣面色不佳:由于脾虚、气血不能上荣,时间久了,就会面色萎黄、皮肤没有光泽,口唇发白、干燥。
4️⃣怕冷: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
5️⃣睡不好:睡眠时间少,脾胃得不到充分修复;反过来,脾胃虚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常伴有心悸、健忘、多梦、倦怠乏力等问题。
6️⃣形体消瘦:身体太瘦也是脏腑亏虚的一种信号。也有人脾虚是虚胖,肿肿胀胀的那种胖。
脾虚者饮食应遵循 “温、软、易消化” 原则,避免生冷、油腻、寒凉
水果并非绝对禁忌,但需注意 性味和食用方式:
1. 避免寒凉水果(加重脾虚):
西瓜、香瓜、梨、柿子、火龙果、香蕉**(性寒凉,易导致腹泻)
柑橘类(如柚子、橙子,寒性明显,需适量)。
2. 推荐温和或温热水果(适量食用):
苹果(蒸煮后更佳)、红枣(补脾益气)、桂圆(温补)、桃子、石榴。
榴莲、荔枝(温热,但易上火,阴虚者慎用)。
每次少量(如苹果半颗),避免增加脾胃负担。在两餐之间吃,不影响吃正餐。还可以加热或煮熟:如蒸苹果、煮梨(去寒性),或泡温水后食用。脾虚的人尤其不要早上空腹吃一堆水果,很多减肥的姐妹都有这个习惯。
还有姐妹关心的是,服用中药期间,能不能吃水果?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包括部分寒性水果)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药物吸收。尤其在以下情况时需注意:如风寒感冒、阳虚怕冷、宫寒痛经等,此时食用寒凉水果(如西瓜、梨、柚子)可能抵消温补药效。如果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差,生冷水果易加重腹胀、腹泻,妨碍药效。
现代中医多强调个体化,并非所有中药都需忌水果:
如风热感冒、肺热咳嗽,适量吃凉性水果(如梨、枇杷)可能辅助清热。平和或温性水果(如苹果、桂圆、樱桃)通常影响较小。部分水果(如柚子)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需咨询医师。保险起见,避免与中药同服(间隔1-2小时),减少对药效的潜在干扰。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山楂,可能与中药成分结合影响吸收,需避免与补铁、补益类药同服。还有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高糖水果摄入,避免影响血糖相关中药疗效。
对于小体重还想减肥的人群,我也是不建议吃太多水果的,水果是减肥的大坑,果糖和胰岛素抵抗,尿酸高,脂肪肝的关系,之前的文章写了很多。不是一点不能吃,最好一天不要超过半斤,小体重减肥更是能少则少,把这个碳水份额留给主食,而不是果糖,先保脾胃。
《晚上饿了,吃番茄为啥不掉称》那篇文章里,也讲过湿气对体重的影响,尤其是脾虚的人,排湿气的能力本来就差。
那还有姐妹会问,不吃水果会不会缺乏维生素?
不会,只要你一天的蔬菜量够,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都不会缺的,每天吃够一天的蔬菜,叶子菜和菌类蔬菜占一半。
还有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都很高,除了莓类水果,猕猴桃,冬枣等典型的水果,其他的苹果香蕉和梨维生素C 含量极低,还不如大白菜和土豆呢。即使烹调会损失一部分,能吃进去的量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