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德法意将目光转向亚洲市场

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西班牙《日报》网站3月25日发表题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将中国和印度视为特朗普关税的替代市场》的文章,作者是赫玛·卡萨德瓦利、莱蒂西娅·富恩特斯和伊雷妮·萨维奥。内容编译如下:

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正在制定战略,以规避或尽量降低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可能对欧洲产品征收关税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把目光投向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米勒在柏林与外国记者会面时承认,作为出口大国的关键行业,德国汽车工业的危机早在特朗普威胁征收关税之前就已爆发。在德国,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型企业,官僚主义成为压在所有公司身上的怪兽。政治上的起起伏伏意味着一届立法机构支持可再生能源,到下一届可能就不再支持,或者突然宣布终结使用内燃机,之后又将计划推迟。米勒认为,“关税战的最大输家将是消费者”,但他认为德国无论如何不应寻求双边解决方案,而应该在欧盟层面上寻求办法。

德国首先寄希望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团队能与印度展开合作,同时也包括与中国的合作。中国的制造速度更快,为市场带来了更具竞争力、技术和设计更先进的产品,而且没有像某些德国品牌那样忽视中产阶级。

中国能否不再成为问题的一部分,而是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是专家的一致看法,显然也是冯德莱恩的看法。

法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暗示正在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而美国总统近来威胁征收新关税加速了法国政府向这一方向的努力。法国从特朗普第一任期中汲取了教训,这并不奇怪。几周之前,法国外长让-诺埃尔·巴罗宣布,法国已经加强了与墨西哥、加拿大及印度等其他国际伙伴的对话。

虽然特朗普宣布将对香槟、葡萄酒和其他酒精类饮料征收200%的关税,但到目前为止,法国对特朗普的威胁并没有表现出过多担忧。法国外长保证,法国“冷静对待”特朗普的言论,并指出与美国之间“不存在贸易不平衡”。

面对即将来临的美国贸易战的加剧,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正在加速寻找新的市场和盟友,以减少对美国客户的依赖。这一次梅洛尼政府将重点放在了印度。

意大利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提出了这一战略。他表示,这项战略的目标是“在印度、中东和地中海之间建立一条经济和物流走廊,而意大利则是亚洲通往欧洲的门户”。(编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