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可能正在让最忠实的用户群体陷入更深的孤独。
OpenAI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近期发布的两项研究显示,频繁持续使用ChatGPT可能与更高程度的孤独感相关。
研究人员在两项平行研究的摘要中指出:“总体而言,在所有交互模式和对话类型中,日均使用时长越长,孤独感、依赖性与问题性使用倾向越强,社交活动则越少。”
这两项研究旨在探究与ChatGPT的互动对用户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重点关注该聊天机器人的高级语音模式的使用效果。
这两项研究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1,000名参与者持续使用ChatGPT四周),以及OpenAI对近4,000万次ChatGPT互动进行的自动化分析。
综合研究发现,情感依恋倾向更强烈者更容易感到孤独。相比之下,对聊天机器人信任度越高者,情感依赖程度更强。
研究指出,“重度用户”最可能将聊天机器人视为“朋友”,或认为其具备类人情感。
研究还发现,与聊天机器人进行“私人”对话的用户群体,孤独感水平也显著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显示,虽然语音聊天机器人在缓解孤独与情感依赖方面初期效果优于文字版,但随着使用度增加,这种优势逐渐消失,尤其是在使用中性语音聊天机器人时。”
OpenAI的代表未立即回应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提出的置评请求。
AI伴侣兴起
尽管医疗专家发出警告,但是该工具已成为部分人群的心理咨询替代品。2024年YouGov的调查显示,在18—29岁的美国青年中,超半数愿意向AI倾诉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一项研究甚至表明,OpenAI聊天机器人提供的个人建议质量优于专业专栏作家。
虽然部分用户称聊天机器人有助于缓解孤独,但关于与AI聊天机器人互动带来的负面效应的质疑声渐起。主打陪伴功能的AI公司(如Replika和Character.ai)首当其冲。
Character.ai正面临两起涉及未成年人的独立诉讼,Replika则受到意大利监管机构调查。
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凸显了聊天机器人设计选择(如语音表现力)与用户行为(如对话内容、使用频率)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呼吁进一步研究“聊天机器人在管理情绪内容时,能否避免助长依赖性或取代人际关系,从而真正提升幸福感”。 (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精彩观点
查看《农夫山泉去年业绩增速为何急降?》的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