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工运论坛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之初 在广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实践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党史和工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实现了全国工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团结与统一,是中国工会不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起点,为全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高潮中发挥先锋和骨干作用作了重要的准备,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了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通过了陈独秀、马林关于“全体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的提议。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1925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以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大会通过了30多个决议案,其中,《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在分析工人阶级对于国民革命的态度时指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要推翻资本制度。但殖民地与半殖民地无产阶级,更多受一层帝国主义的压迫,故而要推翻这种压迫的,为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因此,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族革命运动。在阐述革命者队伍的关系时,《工农兵大联合决议案》提出,全国劳动大会全体代表、广东全省农民协会全体代表、革命军人代表、革命学生代表、广州市工界代表在广州举行盛大之联席会议, 一致认定打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的革命,解放劳苦群众的革命,只有工农兵一致团结,才能成功。由此便作出了全国工农兵大联合的决定。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组织化程度达到新高度的标志,也是中国工人运动新纪元的开始。从此,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工会汇聚在它的旗帜下,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成立伊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秉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的原则,致力于从各方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积极加强与广东各阶层的联系。一是开展工农兵大联合示威活动。在1925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中,广东工人、广州市郊农民、革命士兵和两个大会的代表共10万余人,举行了盛大的联合示威游行。二是支持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工作。1925年5月10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九曜教育会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议定派出的代表如期到会祝贺。另据史料记载,在广东“妇协”历届委员和各部委员中,有半数以上的委员为女性工人。由此可见,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支持妇女工作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

主动联合社会各阶层声援五卅运动。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将斗争扩大到社会各阶层人民,形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并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和《中国共产党为总工会被封告工友书》,自此全国各地罢工、罢课、罢市此起彼伏。6月2日,为声援五卅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广州工人代表会、广东农民协会、广州市商民协会、广州市学联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等六大团体统一行动,动员广州民众参加游行,当日共有80余个团体如期抵达广东大学操场集合,人数达上万人之众。

争取黄埔军校师生支持省港大罢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省港罢工委员会正式成立,全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后文简称为省港罢工委员会)。省港罢工委员会以不同方式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形成了“工人为主体、各界共参与”的统一战线格局。首先是强化与军队的互动,争取军队支持。1925年8月14日,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一支9名罢工工人的演讲队,到各近郊驻防粤军进行宣传。经过宣传鼓动,驻防粤军决心与工人一致行动,并发起了士兵节食运动,以援助罢工。1926年2月,黄埔军校召开各省属小组组长联席会议,议定捐助工人办法,捐助罢工工人约洋银1000元,黄埔军校还专门编印了《拥护省港罢工专号》,赞扬了省港工人的决心,呼吁各阶级民众拥护省港大罢工,要求在精神上、物质上积极援助省港大罢工。为表达谢意,省港罢工委员会则颁发给黄埔军校一批纪念章。正是这种频繁的互动,省港工人在情感上得到了军队的同情与支持,省港大罢工的长期性更有保证。其次是以宣传动员的方式争取社会各界对省港大罢工的支持。比如专门成立广东各界援助罢工周筹备会进行宣传,通过《工人之路》报刊呼吁社会各界援助省港大罢工。

倡导社会各界大联合。为争取广东全省商民协会的支持,1926年5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省农民协会、香港总工会等团体召开会议,与会团体一致推举刘少奇、何耀全、冯敬、陈君权、原顺鸿等5人为会议主席。会议的目的是邀请全省商民参加国民革命,巩固工农商学联合战线,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在促成工人阶级和军队的联合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又深入推进了与农商学各界的联合,充分彰显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在推动与促成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的磅礴力量。


推动建立工农联盟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会议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深刻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从理论上明确了工农联盟重要性,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在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设立了工农部这一领导机构,成为党更好地开展工农革命运动的重要组织举措,体现了党对工农联盟的高度重视。 

为贯彻党中央决议,开展工农革命运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便采取了由工人和农民代表合并举行的方式,工农两大阵营携手,济济一堂共议革命事业,显示出工农联盟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在给这次大会的信中明确提到“在国民运动中,能够给敌人以最后致命的打击者,只有工农联合的力量”。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工农联合的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要想得到解放,更非联合农民共同奋斗不可。农民要得到自身的解放,也只有与工人联络,才有可能”,这充分表明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推动建立工农联盟的决心。

培养农运革命人才是推进工农联盟的重要手段,全总成立伊始即大力支持工农人才的培养。1925年7月底,广东全省农民协会向省港罢工委员会提出可派工友前往“农民运动讲习所”上课两周的建议。省港罢工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件很急切、很有价值的事,呼吁热心的工友们幸勿轻意放过这一机会。于是,以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名义,专门发出了《省港罢工委员会动员工友到农民讲习所学习的通告》,“在民族革命阵线上打前锋与作领导者,不待言是我们工人。我们革命唯一的好友,就是农民。所以我们在革命阵线上,要与农民携着手向前跑去。现在农民讲习所为要乡下所有的农友皆能明了,此次到各乡去宣传。此讲习班约二星期完毕。凡我工友愿意到乡间去宣传者,皆可到东皋大道农民讲习所去报名。”在这一动员发布后,共有50多名省港工人到这所学校学习,此后成为工农联盟的实践者。

随着工农联盟的深入,在广东逐步形成了农会会员与工人会员并驾齐驱的喜人局面,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4月20日全国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出《中国共产党致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信》,信中指出农民运动必须与民族运动相结合,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且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斗争,才能获得真正胜利。

中华全国总工会推动建立了工农联盟,成为工农联盟的见证者。1925年8月8日,省港罢工工人发出《省港罢工委员会为援助广宁农民致国民政府函》,为农民阶级打抱不平。在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呼吁下,国民政府派出了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铁甲车队,协助农民协会打败了当地地主阶级。1926年1月,为援助广东高要农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再次向革命政府发出了援助农民的公开函。1926年7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特别是农民运动方面,农民显示出了对土地所有权的强烈渴望,然而这与国民党新右派的土地政策形成了直接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中华全国总工会挺身而出,坚决捍卫党的工农联盟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巩固工农联盟。


领导广东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下的广东工人阶级在东征、南讨、北伐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支援东征战役。据邓中夏所述,1925年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后,“国民革命军放心的一支大军东征,一鼓而下惠州,再鼓而占汕头,东江以次收复。再以一支大军南征,一鼓而平高雷,再鼓而入琼崖,南路以次底定。前后不过两月。罢工工人更为兴奋,组织运输队,运输辎重,接济前敌;组织宣传队,随从大军向民众宣传;组织卫生队,救护战场伤亡将士。罢工纠察队请缨出征,上阵杀贼,政府责令巩固后方。是役也,计罢工工人死者数十,因劳致病者数百”。国民革命军以“不筹饷,不拉快”为口号,所到之处深受民众欢迎,“但一般市民向存兵凶战危的观念,谁肯应募去冒生死不测的危险,罢工工人担任运输,一方面使革命军宣言的实践,一方面使革命军行军的神速”。这些记述深刻反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成立之初领导广东工人阶级参加东征战役的情况。

为配合东征,省港罢工委员会做了3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正式的组织工作,安排专门人员办理,发布消息,以各分工会为基层组织单位接受工人报名。二是采取优待性的劳务补贴政策,在东征军确定的运输队劳务薪酬标准18元之外,额外加补9元,由罢工机构相关方面承担。随着应聘者月薪的提高,其吸引力相应增加。三是开展专门宣传,扩大参加者的群体。在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努力下,先后有2000余名罢工工人加入东征军运输队当中。与此同时,工人纠察队对东征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并专门开会讨论提出随军出征的请求,帮助革命战事。此外,省港罢工委员会还发表了慰劳东征军函。

支援南讨邓本殷战役。1925年6月至8月,盘踞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勾结帝国主义,“不顾全国公愤”“更欲出兵扰乱广州”,并以武力对付工人。工人因而发出了“呜呼!邓贼果具何心,为祸琼崖八属之不足,复欲断送中华全国之生机,此贼不除,国难不已”的迫切呼吁。8月11日,省港罢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讨伐邓、洪、林等请愿书》,“颁令声讨”。10月3日,东征军出发在即,省港罢工委员会发布一则正式声明,“革命军为我同胞及我工人打倒军阀而出发,后方输运,我工人当尽力帮忙。”1925年11月4日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招募运输队员随军南征通告》中,提出救国初心问题,“凡我工友,均应视此次战事与罢工目标系同为一事,对于力所能助者,应并力奔赴,断不可稍存却步,致损牺牲救国之初心。”在具体的行动中,则要求每个工会每日要选出五人,到筑路委员会报名,以便更好安排运输队员到各军任事。

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在党的领导下,省港罢工委员会为支援北伐战争做了大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供政治上的支持。《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中,号召全国民众要以实际行动珍惜这次革命的机会,不要“坐待好音”,应“身先为民众做导引,动员一切民众积极援助国民革命军,直到最后之胜利。二是组织工人担任北伐运输队员。第四军出发时,北伐军需处曾经函请省港罢工委员会选派600名工友担派军用物资运输,省港罢工工人踊跃报名。随即,北伐军总司令部转饬公安局招募夫役1200名,为北伐军所用。紧要时刻,公安局只能致函省港罢工委员会,请从工友中招募愿意随军服役人员。省港罢工委员会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认为北伐关系到国民革命的前途,关系国家命运,北伐的胜利也是省港大罢工的胜利。于是,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特别设置一个北伐运输委员会,专办罢工工人北伐运输队事宜,并制定了相关决议。决议中规定运输队员必须与政府充分合作,每月15元的薪金交由工会统一发放给工人,加强工会对工友的管理约束等。此时的工人政治觉悟更高,虽然每月15元的总薪水,远比不上东征时的27元之高,但前来报名者已经达到2000人以上。三是省港罢工委员会以大后方保障者的身份,为整个北伐战争提供宏观屏障。1926年8月12日,澎湃在《工人之路》发表了署名文章《出师北伐与省港罢工》,提出后方稳定的重要性,高度称赞了省港罢工工人,强调了省港罢工工人是真正勇敢无畏的大革命后方基地的战略屏障,是革命根基的维护者。(广东省总工会研究室  省港大罢工纪念馆)

参考资料

《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工人出版社.1957.

《中国共产党给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信》.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工人出版社.1957.

《省港罢工委员会为援助广宁农民致国民政府函》.工人之路特号.1925.8.8.

源:《中国工运》编辑部

相关新闻

特别策划丨"展馆里的百年工运"第二期——100多年前,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盛会在这里召开


(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