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6

1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免疫治疗需要检测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免疫疗法如今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如何借助生物标志物预测与判断免疫治疗的疗效,以及哪些生物标志物应该被纳入临床试验成为讨论的热点。今天我们结合近期发表在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的《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关于免疫治疗临床方案必需生物标志物的共识声明》一起学习免疫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
 
PART 01

 生物标志物的分类与临床价值 



该共识将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分为三类:

  • Essential Biomarkers(必需标志物):具备广泛临床验证、高可行性,推荐纳入所有早期临床试验。
  • Eligibility Biomarkers(适用性标志物):特定肿瘤类型或治疗方案中用于患者筛选。
  • Emergent Biomarkers(新兴标志物):初步证据支持,需进一步验证与标准化。

表 1. 代表性标志物与应用场景
图片
 
图片
图 1. 用于早期临床试验的三类生物标志物
  
PART 02

 Essential Biomarkers 



1. 系统性炎症指标:NLR 与 SII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NLR 是反映全身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关键指标。多项研究证实,基线 NLR 升高(>3)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负相关。例如,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低 NLR 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 18.2 个月,而高 NLR 患者仅 8.7 个月(HR = 2.1, p<0.001)。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介导的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SII 结合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能更全面评估炎症负荷。在胰腺癌新辅助化疗中,SII>600 与更差的病理缓解率相关(OR = 0.45, p = 0.02)。


2. 代谢与营养指标:LDH 与白蛋白


  • 乳酸脱氢酶(LDH):LDH 是肿瘤糖酵解活性的标志物,基线 LDH 升高(>250 U/L)与多种实体瘤(如黑色素瘤、肾癌)的 ICI 耐药相关。一项 Meta 分析显示,LDH 升高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70%(HR = 1.7, 95%CI:1.62–1.79)。其机制涉及酸性微环境促进免疫逃逸及 HMGB1 释放。


  •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反映患者营养状态与全身炎症,低白蛋白血症(<3.5 g/dL)是独立预后因子。一项针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研究发现,白蛋白 ≥4.0 g/dL 患者的 1 年生存率为 78%,而 <3.5 g/dL 者仅 42%。

     

3. 肿瘤微环境标志物:PD-L1 与 TMB


  • PD-L1:PD-L1 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IHC)评估,常用评分包括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PS)与联合阳性评分(CPS)。在胃癌中,CPS≥5 的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26%,而 CPS<1 者仅为 6%。然而,PD-L1 动态表达(如治疗后上调)及空间异质性限制了其单独预测价值。


  • 肿瘤突变负荷(TMB):TMB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或靶向 Panel 评估,高 TMB(如 ≥10 mut/Mb)与 ICI 疗效正相关。CheckMate 227 试验显示,高 TMB NSCLC 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7.2 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 5.5 个月(HR = 0.58)。但 TMB 阈值需根据癌种调整(如黑色素瘤通常 ≥15 mut/Mb)。

      

4.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错配修复缺陷(dMMR)


  • MSI-H/dMMR首个获 FDA 批准的「泛癌种」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KEYNOTE-158 研究显示,MSI-H 实体瘤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的 ORR 为 34%,其中结直肠癌(CRC)亚组达 33%。其机制与高突变负荷产生新抗原,激活 T 细胞应答相关。

  
PART 03

 Eligibility Biomarkers 



此类标志物用于特定治疗方案的患者筛选,需满足以下条件:


  • 生物学合理性:如 HER2 过表达指导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

  • 检测标准化:EGFR 突变检测需通过 CLIA 认证的 NGS 平台。

  • 成本效益:血液 ctDNA 检测 EGFR 突变较组织活检更经济。

  • 符合伦理:确保选择的标志物不会不公正地将患者排除在可能获益的治疗之外。

  
PART 04

 Emergent Biomarkers 



1. 循环肿瘤 DNA(ctDNA)


ctDNA 动态监测可早期预测复发与治疗反应。一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发现,ctDNA 清除率与病理完全缓解(pCR)显著相关(OR = 4.8, p = 0.002)。但灵敏度在早期肿瘤中较低(I 期 <50%),需结合片段组学(Fragmentomics)提高特异性。


2. 肠道微生物组


特定菌群(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与 ICI 疗效相关。临床前研究表明,抗生素使用破坏肠道菌群多样性,导致 ICI 疗效下降(ORR 从 40% 降至 15%)。粪便菌群移植(FMT)正在探索中,早期试验显示可逆转耐药。


3. T 细胞受体(TCR)多样性


TCR 克隆性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功能相关。黑色素瘤研究中,治疗前外周血 TCR 多样性高(Shannon 指数 >6)的患者 PFS 延长(HR = 0.52, p = 0.03)。


4. 人工智能与放射组学


基于 CT 或 MRI 的放射组学模型可无创评估免疫浸润。一项 NSCLC 研究开发了「免疫放射组学评分(IRS)」,高 IRS 患者 ICI 治疗的 OS 显著优于低 IRS 者(24.1 vs. 10.3 个月, p<0.001)。

  
PART 05

 挑战与未来方向 



1. 生物标志物的整合应用


单一标志物预测价值有限,需多组学联合。例如,PD-L1 阴性但 TMB 高且存在三级淋巴结构(TLS)的患者仍可能从 ICI 中获益。


2. 动态监测与空间异质性


治疗中生物标志物(如 ctDNA、外周免疫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比基线值更具预测价值。此外,多区域测序可克服肿瘤异质性。


3. 儿科与特殊瘤种


儿童实体瘤 ICI 疗效有限,但 MSI-H/dMMR 或高 TMB 亚群可能例外。血液肿瘤中,CAR-T 细胞治疗后 B 细胞再生障碍(B cell aplasia)是疗效持久的标志。


4. 伦理与可及性


高昂的检测成本可能加剧医疗不平等,需推动医保覆盖与简化技术(如多重免疫荧光替代单标 IHC)。

  
PART 06

 临床实践建议 



1. 基线评估:所有参加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患者应检测 NLR、LDH、PD-L1、TMB 及 MSI 状态。


2. 动态监测:每 2–3 周期复查外周血炎症指标与影像学,高危患者加测 ctDNA。


3. 个体化决策:PD-L1 阴性但 TMB 高者可考虑 ICI 联合化疗;MSI-H 患者优先单药 ICI。


4. 多学科协作:病理科、放射科与生物信息学团队联合解读复杂标志物数据。


结语

生物标志物是癌症免疫治疗精准化的基石。从必需标志物的常规应用到新兴技术的临床转化,需基于循证医学持续优化。未来,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与真实世界研究,我们有望实现「个体化免疫图谱」,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Cottrell TR, et al. 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essential biomarkers for immunotherapy clinical protocols. J Immunother Cancer. 2025, 13(3):e010928.
作者:小可真;编辑:lsh
题图:图虫创意
投稿:luoshuhan@dxy.cn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