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三月的杭城,全城俱是踏青赏花的人。南山路北山路人潮汹涌,车满为患。导航图上“烈焰滚滚”,西湖周边就像是被“描了一条红色的边”,许多人一致的感受是全城的人都出动了。不是摩肩接踵正在看太子湾的郁金香,就是心急火燎地正在去看的路上。
午后太阳又重新流浪回来,天空中有了淡蓝之色,这就十分的心满意足。我避开红得发烫的西湖,抓紧驱车来看白马湖的油菜花。
白马湖是邻近湘湖的一个规模相对小一点的湖泊,原始的风貌浓一点。这里以时常举办动漫节而闻名。
白马湖的油菜花每年都会适时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一直忙着赏西湖的樱花和桃花,没顾得上来看。这是离我比较近的地方,每年春季都喜欢来这二十分钟车程的地方,从满目油菜中感受春光的浓郁。
看油菜花黄,感觉明晃晃的春天就在自己的眼前,这是我独自暗藏的一种情愫。
只要有机会,总会乐此不疲,怎么也看不够。我曾经怀疑自己色彩上的“恋黄”情节是否正常?
后来一个偶然的时间,翻看到百度搜索指数的一个统计数据,全国网民对油菜花关注度最高的省份,分别是浙江、广东、北京、江苏、四川。就油菜花关注度来说,最高的城市除北上广外,杭州是进入前5的城市。这些省份与城市基本是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与城市。看来,经济的繁荣程度与油菜花的正关联度挺高的。既然杭州是喜爱油菜花前5位的地方,那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小分子罢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奥体的一个地铁站边刚刚看过一次油菜花。这是今年第一次与油菜花有个近距离的接触。奥体中心作为城市的另一张新封面,能在这里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而不必跑很远的路去郊县去徽州,当时着实有点惊喜。
被日益增多的高楼大厦填充的奥体,澄黄醉眼的油菜花正值妙龄。这块花田由于四周楼房相对较少,所以显得很空旷。地铁站就在花田边上。不远处就是高铁线,网络上不时看到有摄影人拍下的油菜花与高铁同框的“开往春天列车”的美摄作品。地铁站每天经过的人络绎不绝,但大家都行色匆匆,没有多少人会停下来好好欣赏。尽管长在市区,因为没有八卦田的油菜花那么有名,专门来此赏花的人并不多。处于高楼之间的油菜花倍感寂寞。
寂寞没有妨碍她们的成长。“今夜无人的空间,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从周边绕了半圈后,我从一条田中间方便作业的小径走到油菜地中间,挺拔的油菜已长成齐腰多高了,头埋在菜丛细看慢嗅,仿佛与她喁喁私语了好一阵才出来。
短短的十几分钟,当然意犹未尽。这次来白马湖,主要的任务就是专门来踏看她。停好车出来走过一座小桥,一眼就发现了湖汊边种植着的一大块花田,全都金黄金黄的。远远望去,洁白如雪的梨花已愁白了头,似乎是嗔怪我来得迟了些天。眼下的油菜正是芳华绝代的高光时刻。
前几年有好几次,我都没能在最美的时光与这里的油菜花相逢,要么早了点,黄熟度仅五六成,要么迟了点,风姿没想像中那么绰约了。所以转战开往湘湖的路边,到那一丛丛梯田油菜地上徜徉,尽管花丛稀疏,但上下参差的梯田,高低错落,那样的场景挺好看。
我先看到的这一方油菜开成了整整齐齐,如正方形的花苑,人未近前,田埂上已隐约传来菜花的芳香。这种香味很独特,是童年记忆的味道,绝不会与其他花草混淆在一起。我忙不迭走入花田,大口吮吸,让油菜花的馨香充盈于胸,回肠荡气,激浊扬清。
在花丛中流连的游客特别多。有几对情侣,有三两闺蜜,还有一位女儿陪着年迈的老母。好在油菜田一溜溜留着明显的畦沟,人一钻进去,高大的油菜花瞬间就淹没了自己,探出来的是一张张陶醉的笑靥,霎那间有一种春光乍泄的惊艳。我没有步入畦沟太深,只是在外围,听蜜蜂嗡嗡叫着,挑三拣四地旋转于不同的地方,采着花酿蜜,静心感受着花丛中的喜悦。
白马湖的几丛油菜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播种在同一时间,而是适度拉开了时间差,东边的那丛已开始结出了油菜籽,尖尖的一串,像绿色的小辣椒。脚下的这一丛,芳华好似二八时,看起来特别的嫩黄适度。
我对着她们反复欣赏,好像这一株与那一株都有不同之处,相册里一下子涌进一大批的黄花,连自己也难分伯仲。尤其喜欢将机位放矮,让几枝出人头地的油菜照得更高,她们满满都是神采飞扬的感觉,那是青春的光泽,是这个春天应有的模样。
透过这些黄澄澄的枝梢,看着远影里晃动着高大上的建筑身影,流线型的曲线婀娜有致,这是时尚的城市留给油菜的背影;我也看到一幢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立于湖上,马头墙的特征特别明显,它使我想起曾经游走过的婺源和宏村的景色。也会想起记忆中故乡的那一片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虽然远没有马头墙与黄花组合的那么漂亮,那么耐看,但觉得却是亲切得泛黄的旧照片。
油菜田边,来了一对新人,前呼后拥七八个人,新娘的白色婚纱曳地几尺,他们在按摄影师的要求从花丛边款款而来,拿起一支鲜艳的花朵深情对望。我觉得他们的写真照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味,比高楼大厦边的即景写真更接近原野的纯美。
几户人家在油菜花田边支着帐篷,大人躺着闲听音乐,小孩在帐篷外奔逐着。有几个大人忙碌地摇着手中的转盘,仰头紧盯着半空,将五颜六色的风筝放得很高很高,由于视角的层次错位,看上去几乎与频繁归巢的飞机并驾齐驱。
这里是春天里帐篷的集中营,既可自带,也能租用,能建营地的空间特别多。不知为何,我觉得建在油菜花田边的是最“宜居”的小天地,花香足可让小小的帐篷内“爆棚”,那是不须触摸的春天气息。
站在油菜花的小径中间,我看看拍拍,不肯停歇。高大挺拔的花墙与周边神奇地拉开了距离。高高扬起小花梢的油菜差不多淹没掉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将你又闪回遥远的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童年回忆中。
那时的乡村田园生活,没有太多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没有踏青赏花之说,生活每天都在踏青,都在与点缀于门前屋后的梅花、梨花、李花为邻,并没有专门用来赏花的奢侈追求。油菜花是最常见最普通最成建制的视角涵养和怡情元素。
小伙伴们到村外的池塘钓鱼,要穿过长长的油菜花田,在一溜溜纵横交错的田埂上奔跑,常常彼此捉迷藏消失在无边的花田中。明黄的花海翻腾舒卷,能藏得下太多的简单而纯朴的快乐。
油菜花开过去以后,就是紫云英登场了,一个黄的大气张扬,排山倒海天地玄黄,是一大张打翻了的调色板;一个星星点灯杂杂碎碎,如漂亮小芳的夏日衬衣。黄灿灿的油菜和紫星星的云英就是所有的春日诗情和乡村梦想。
因为生计因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而渐渐远离了油菜花,但油菜的花影始终未曾远去。在匆忙的奔波和追逐中,常常找寻最自然最舒心的减压方式,又开始回归田园,重新拥抱这一片黄色的春日浪花。
所以,有时候凝望着这些小黄花,痴痴地想,假如坐在成长起点的地方,就一直陪伴着她们,目光是否更清澈单纯一点,少一点不该有的杂质和沉渣?又抑或反个方向想,经过了山一程水一程的闯荡和跋涉以后,再来看这熟稔如发小的黄花们,目光中是否多了些淡定和高远?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在每一年春日游历的行程计划中,我喜欢能闻到油菜花芳香的山水,那是原乡的模样,是袅袅炊烟弥漫过的地方。即使一时无法抵达婺源宏村兴化等标杆性的景点,就找一隅小花田也好,只要田里的油菜够黄够高,能陪着我一起入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