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2.济民健康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追偿损失,并已计划免除何清红职务,整合其销售团队。
3.由于此事件,济民健康存在诉讼、支付补偿等风险,公司已与部分经销商沟通,寻求妥善解决方案。
4.然而,济民健康2023年已亏损,2024年预计继续亏损,连续亏损后爆出副总裁伪造印章丑闻,引发投资者关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6日,济民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该案件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现已对该案立案侦查。目前,济民健康正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追偿损失,并已计划免除何清红职务,整合其销售团队。3月27日,济民健康股票开盘跌停。
后续存在诉讼、支付补偿等风险
济民健康披露,近期公司陆续收到部分经销商发送的律师函,称除与公司签署《经销协议》外,还与公司签署了《补充协议》,要求公司按照《补充协议》约定履行退货退款义务,并支付货款资金占用补偿。公司收到上述律师函后,立即启动了相关事项调查。
经调查发现,济民健康副总裁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于2023年3月私刻了公司及其子公司(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济民堂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印章,并在销售过程中,冒用公司名义用假章与经销商签署《补充协议》,约定若经销商在一定期限内(如3个月、6个月)没有实现产品销售,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有权退回公司,公司需给予经销商所退回产品采购金额10%的资金占用补偿(一般为10%)。
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上述行为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济民健康取得初步证据后,于2025年3月24日向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报案,并于2025年3月26日收到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书》,主要内容为: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认为公司报称的“何清红等人伪造公司印章”一案,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现已对该案立案侦查。
资料显示,何清红于2022年2月加入济民健康,任副总裁职务,主要负责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及安全注射器国内市场的营销工作。销售模式为先款后货,买断式销售,非货物质量问题概不退货。
2023年和2024年,何清红团队合计实现销售额约1.17亿元。济民健康表示,截至目前,上述销售额中,公司尚未能掌握经销商当前的库存规模,对于经销商尚未实现终端销售的库存,公司存在被经销商起诉,要求按照《补充协议》退货退款,并支付资金占用补偿的风险。此外,公司将积极与涉案经销商沟通,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亦积极与律师沟通,准备可能与之相关的诉讼,以最大努力降低公司的损失。
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
济民健康于1996年成立,2015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以及大输液三大业务板块。
2023年,济民健康开始亏损,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548.04万元和-6780.20万元。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济民健康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00万元至-1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500万元至-1000万元。
济民健康曾表示,2023年公司亏损原因主要系安全注射器外销业务大幅下滑,当年安全注射器外销数量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33亿支,导致全资子公司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较2022年同期下降8000多万元;对应收邵品股权回购款及郓城新友谊医院借款计提减值准备5704.51万元,对收购鄂州二医院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2233.54万元,两项共计7938.05万元。
而2024年,受台风灾害影响,济民健康控股子公司海南济民博鳌国际医院有限公司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约3000万元(未考虑扣减保险公司赔付金额),且受灾及灾后重建导致医院的正常生产经营中断,这对医院2024年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此外,济民健康表示,2024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约41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3.67%,研发投入增长幅度较大,公司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管线正按计划推进,面膜、精华露、眼霜等洁面护肤产品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完成并上市。
连续亏损后又爆出副总裁伪造印章丑闻,济民健康该如何挽回投资者对其的信任?后续如何保障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该事件是否会对当年业绩产生影响?3月27日,新京报记者向济民健康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